解放路小学每学期都要包场看电影。至于一学期看多少场,我已经记不得了。其实,学校组织看的电影,我多数已在马标看过了。因为这是集体活动,还可以不用上课,感觉很好。
解放路小学包场看电影的影院,是位于中山路82号的胜利电影院。那时我们都是靠走着过去的。低年级时,先在学校集中,然后集体走。高年级时,都是自己单独走过去。当然,所谓单独,就是不用到学校,约上几个同学一块走。
胜利电影院在长江路的北面,从学校走到那儿大约有四站路。我们都是从小营,绕到太平北路(如果从家走,则是过竺桥,穿过太平桥南),再从长江路南端走到北端,到达中山路的交叉路口时左拐就到了。那个时候,交通基本靠走,所以也不觉得累。
去胜利电影院看电影还能有额外的享受。夏天,可以问家长要上点零钱,在影院大厅里买根冰棒。其它季节,可以花一角钱,在路边的小店里买上一小纸袋的梅子。我喜欢吃橄榄,可以含在嘴里,边看电影边品橄榄的滋味。
看电影的过程是绝对愉快的。不过,看完电影后也有“痛苦”的事情要做,那就是需要写一篇观后感。我们那时候写的观后感,绝不像如今写影评,那是要和当时的形势联系在一起的。比如1976年,开头都要有“反击Y倾翻--案风”之类的套话,最后再大表一通决心。除了观后感,其它的作文好像也是这样。
在那个时代,胜利电影院是南京市著名的电影院之一,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彰显民国建筑之风范”(位于中央商场旁的大华电影院同样也是南京著名的民国时建筑)。我至今不会忘记里面的格局,还有夏天冷气开放时发出的味道。当银幕上映出幻灯片“静”字的时候,我们的叽叽喳喳声会迅速停止。
以下是我在网上找到并综合起来的有关胜利电影院的资料:
胜利电影院的前身是兴建于1936年的新都大戏院,由著名建筑师李锦沛设计。新都大戏院向美国约克冷气制造厂订购了最新款的“福利安”冷气机,在当时的中国只此一家。放映机、发音机、吸音纸板也都是从美国进口,图像、音质和吸音效果非常完美。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新都大戏院位于日军划定的“日人街”里,被日军在1939年强行霸占,并改名为“东和剧场”,专门放映日本影片。
抗战胜利后,新都大戏院改名胜利电影院。除了电影,这里还举办过一些话剧、戏曲、甚至小型交响乐团的演出。解放后的20多年,胜利电影院又成为市民观看革命影片以及国外经典译制片的最佳场所。
南京电影业的辉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纪初。1985年,在一张电影票还只卖几角钱的时候,胜利电影院成为全国第一家年度票房达到100万元的影院,几乎每一部影片的上座率都保持在90%以上。1986年6月胜利电影院成功引进四声道音响设备,立声体至此走进南京。80年代中后期是胜利电影院的极盛时期,“当时可以说是一票难求,每天七场,场场爆棚,售票处经常排起长队。就是电影公司内部员工想看电影,往往都没有位子可以坐的。大家就都坐在水泥台阶上看电影,台阶上常常是坐着二三十个人。”经常散场了,还有人坐在那儿一直哭。那个时代的人似乎特别容易感动,往往跟着开心跟着忧伤。
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国内上映,赚足了眼泪的同时,似乎也让惨淡的电影业看到了一丝丝曙光。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之后,胜利电影院的票房就开始随着这艘巨轮一起下沉,从此一蹶不起。
“电影院经过几次大改造。”老经理王云回忆,“一次是1986年的音效改造,影院越来越红火;一次是1993年已经走下坡路了,原先1560个座位改了之后只剩下900多个,楼上560个没动,楼下拿出一块地方改为其它用途。”
在南京各家影院中,胜利是较早开始发展“三产”的,小卖部、咖啡厅,后来还有游戏厅等等,然而这些积极求变的举动也未能挽回它的衰落。2000年10月,影院不得不关门停业,将地方租给好乐迪,唱起了卡拉OK。影视厅被迫搬到楼上,只余400个座位。“那时候胜利电影院就名存实亡了,小厅里多数是放录像,本来国庆节放假后就停业,后来10月10日有家单位的包场,我们就一直在那儿等着那部片子结束,总算是又多放了几天电影。”
终于,连保持多年的外壳也不能见容于这块寸土寸金的地方,从2003年底有了拆迁意向,电影公司开始陆续将影院内的设备拆下搬走,原先影院的5505放映机也被收走,内部的50多位员工大多内退回家,少部分分流到和平和大华影院。
关于胜利电影院的拆除,在当时还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拆与不拆,都各有说法。由于南京胜利电影院属于中西合璧的历史产物,早已被南京市规划局作为非文物近代优秀建筑——编号A014列入《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名录》。然而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属于一部研究性学术成果,并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
胜利电影院最终于2004年10月拆除。
然而,近期一则消息浮现于媒体:2012年,胜利电影院又要清晰地矗立在新街口了。德基二期面对中山路的主要入口处,“胜利电影院”门脸将镶嵌在现代建筑中闪亮现身,成为新街口又一地标,以“留住历史记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琦教授表示,在德基二期面向中山路的主要入口处前,将恢复胜利电影院的门脸,高17~18米,宽25~26米,与当年李锦沛的设计一模一样,“原来的胜利电影院四层楼高,我们基本按1:1比例恢复,高度大概占到德基二期的三分之一左右。”周琦说,这个“门脸”与德基主建筑并不相连,市民可以穿过胜利电影院的门脸进入德基,“从民国建筑穿越到现代建筑,非常有意思。”
翻看当年的文字,“东南大学一位建筑学教授则认为,对胜利电影院的拆除不必遗憾。因为从建筑学的角度而言,胜利电影院的‘美学价值’,逊于1933年建的国民ZF的外交大楼。此外,经过多次装修,胜利电影院只是在‘门脸’上还有点特色。从综合的角度考虑,如果的确要保留的话,也可以参考国外如法国巴黎的做法,只留住‘门脸’即可。”
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了(弄不好又会被F-E-N-G)。虽然我小学毕业以后很少再去这家影院,但它毕竟随着解放路小学当年的记忆而留在我的脑海之中。
或许在不久以后,我抬头望着“胜利电影院”的“门脸”,闭上眼睛,又能看到和小伙伴们一道,拉着手,一蹦一跳地进入到电影院里的画面了。
2012-02-16 20:59:43
阅读(318)| 评论(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