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古人又说:“近君子,远小人。”中华文化有着5000年的沉淀与传承,有些定理性质的语句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为什么说宁可得罪君子,因为君子有包容坦诚的涵养,可以开诚布公与人沟通。但是得罪了小人,甚至不用得罪小人,只要他抓住你的小辫子,这便是他的一笔财富,就会成为他搬弄是非,邀功请赏或者打击报复筹码。小人时常满脸堆笑,不留一点破绽。因此需要“近君子,远小人。”
古人还说:“知人不语。”为什么要知人而不语呢?因为小人总是能将一些无关的言语与某件事或某个人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古人说:“谨言慎行。”
古人说“洁身守道,不同世人陷乎邪。”近代文人郭沫若将这句话精简为四个字“洁身自好。”君子的灵魂深处必须是干净的,但是君子也是人,是人都有发牢骚的时候,曾经有次,一位高官居高临下的对陈忠实说:“你在《白鹿原》之后咋再不写啦?你要体验生活嘛,要学习讲话精神要深入群众嘛等等一堆官话。”陈忠实眯着眼睛听完用浓重的关中方言回敬了一句:“你懂个锤子!”此事传开之后,陈老的形象并没有因此而打折扣,反而令很多人对陈老肃然起敬,很显然,陈老的内心是干净的,没有趋炎附势,卑躬屈膝。有的是表里如一的直率,这也可以理解为文人特有的风骨吧。
在现实生活中,君子可遇而不可求,却与小人不得不朝夕相处。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如何相处?古人对此也有说法叫“独善其身。”这独善其身原指独自修身养性,保持个人节操。但事实上是对现实的无奈,低调低调再低调,直到退守自己的固有领地,面对君子躬身行礼,面对小人强颜欢笑。自古以来,常有世外高人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究其原因要么怀才不遇,要么疲以应对世间百态。于是易中天先生哀叹:“小人当道,君子蒙尘,世态炎凉,道德沦丧。”
人类社会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集合体,佛家有句口头语说:“上天有好生之德。” 换成通俗的语言就是说要坦诚地结交君子,也要用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小人,因为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就有生存的权利,尽管有些生物并不招人喜欢,但是还不至于你死我亡。有时候甚至需要用一种怜悯的心态去看待小人,就像怜悯冬日街头的流浪狗一样。小人的内心是惶恐的,是缺乏安全感的,他们内心常常处于一种劳累的状态,必须时刻伪装自己,他们活得很不易。只是偶尔在遭遇小人算计的时候,情绪激荡,闭目,深呼吸,数着跳动的脉搏,冥想。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应该没有吧,至少没有因为欺凌谁而感觉良心受到谴责,也没有不尊重谁而感到不安。头脑中的思维模式就像地球仪上的经纬线一样直来直去,不因山高而绕行,不因水深而跳跃。尽管偶尔被俗世凡尘沾染,但依旧改变不了本来的面目。
也许做一个君子很难,因为君子必须有一个浩瀚博大的胸怀,这是需要经历很多事, 很多时间的磨砺。但不做小人应该不难,因为敢于直面阳光的内心里是住不下小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