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之所以苦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但又不得不做。因为工作能给自己带来金钱和财富,让自己养家糊口,但由于自己不喜欢,所以感受不到幸福,感觉就非常累,很挣扎,这种状态,可能将近有一半的人会有吧!
问一下自己以下几个问题,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是什么?
我工作快乐吗?如何才能更快乐?我会为了更快乐、更有意义的工作而辞职吗?如果我不能离开,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现在的工作更开心呢?
其实对于雇主来说,能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员工就会有工作的幸福感。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
一、这份工作必须能够激发员工的才华和潜力。
二、雇员应该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在公司的运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不是旁观者。
三、雇员应该感受到他们的业绩是有意义的。
但那是雇主的心思,是自己决定不了的,只有从自己身上想办法,才能真正地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不能只坐等好工作从天而降,我们必须主动去寻找或是在目前的工作中创造令人满意的环境。
在某些工作中,为了争取幸福,我们可以对工作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即使工作没有特别的要求,我们还是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些明确的目标,从平凡中寻求挑战,获取心流体验。我们可以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多地参与我们感兴趣的工作,或调换到其他部门加入新的项目。如果无论怎样努力,目前的工作都无法让我们感兴趣并投入其中,就应该考虑换工作了。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离开我们当前的工作可能是个困难的选择,但我们总可以再找到新的工作,那样不但可以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还可以让我们更幸福。
要在生活中做出改变,所需要的其实是勇气,而勇气本身不代表没有恐惧,而是感到恐惧的同时仍然付诸行动。
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进一步说,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上,我们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做这些事情既有意义又可以让我们乐此不疲。我们通常会在感兴趣的事(所热衷的事情)上更努力。没有热情,动机便会削弱;有了热情,不但动机会坚定,连效率也会提高。
我们投入到工作中的努力,是无法仅用收入来衡量的。就像机器人的例子所说明的,如果没有任何热情,我们很快就会丧失兴趣。情感激发行动,热情则是我们的动力。
心理学家埃米·瑞斯尼斯基指出,人们对待工作有三种态度:任务、职业或使命感。如果一个人只是把工作作为一种任务及赚钱手段,而不是期待在其中有任何自我实现,这种情况下,每天去上班是因为他必须去,而不是他想去。除了薪水之外,他所期盼的就是节假日了。
把工作作为职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也会关注事业的发展,比如权力和声望等。他们关注的是下一个升职的机会,如从副教授到终身教授,从老师到校长,从副总统到总统,从助理编辑到总编辑。
对于把工作看成使命的人来说,工作本身就是目标。薪水和机会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他们的力量源于内在,同时也在工作中感到了充实与快乐。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实现自我。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恩典,而不是折磨。
反思:你把你的工作当成是任务、职业,还是使命?据此反思你之前所从事的所有工作。
对照着上面所说的,基本上我从没有热爱我的工作,包括我自己做生意的时候。
所以就没有使命感,也就享受不到它的乐趣,在困苦中煎熬,不出成绩,或者做不好生意,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想不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自己就会迷失自己,找不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