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拿起一瓶包装饮料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过包装上的配料表和成分百分比?你选择和购买饮料会不会参考这些数据?
如果有这个意识,那你的“数商”已经挺高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已经从近十年前的概念变成了如今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所在了。而将“大数据”概念带入中国的涂子沛先生,在这本新作中强调更多的依然是数据意识,也就是书名《数商》。
什么是”数商“?书中有个类比——和智商、情商一样,数商是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尤其重要的能力指数。其实,这里的”商“所指的就是一种衡量高低的标准。在有智商之前,我们只能说一个人聪不聪明,或者人和人相比哪一个更聪明;
那数商包括了一些什么呢?
书中用大量的例子和故事来做了诠释:从高明的赌徒到数据记录的诞生,结合了复式记账的发明、宇宙探索的历史、科学发展史等等方面,可谓天马行空,但都用数据进行了贯通。顺着对数据的认知变迁,我们就可以看见在历史长河之中那些高”数商“者与众不同的状态。
比如一般赌徒去赌博,完全就是看运气,而高数商的玩家就会进行精密的计算,诸如美式轮盘的每个转盘分为38格,轮盘上的数字会以红、黑两色间隔,但数字并非按顺序排列。每当轮盘旋转一次,象牙小球在每个数字上停下的可能性在理论上都是1/38,这就很容易算出,每个数字出现的概率是均等的:1/38 ≈ 2.631 6%,而一旦某些格子里出现的几率更高,就说明可能有套利的空间,选择这些格子就有更大的概率获得收益。在书中,就有这样一位名叫贾格尔的玩家,在进行了精细记录之后在赌场大赚了一笔,而且还逼得赌场养成了每天营业结束之后都要更换和检查轮盘的规范。
诸如此类的故事书中还有很多,事实上,我们就有一个成语就在解释“数商”,叫做”运筹帷幄“。这其中的运筹就是进行计算、分析和统计。这其中需要引申一下现代科学的基本原则,诸如客观、辩证发展和理论联系实际。就数据层面而言,要勤于记录,而且是以客观的形式来记录,有统一的标准,而且还得持续不断才行。这里当然可以提一下那位时间管理专家柳比歇夫,每天每时都在记录,从中我们就能看到他的成长和变化,也能发现他的一生有多么精彩。但如果只是崇拜这些会做记录的人物,那就像看故事一样过了就忘了。故事和榜样是启迪,如果说要培养自己的”数商“,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自己先从习惯记录开始。
有了记录,便是开始,但只是记录还不够,就像只有数据是没用的。这时候,就需要在已有数据基础上不断分析、优化和调整,寻找中其中的规律和价值,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建模”,流行点的说法叫“建立算法”,但其实并没那么玄妙,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标准方法。就拿记账来说,之前的记账都是流水账,只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而复式记账法的诞生,使得一笔账从单一的记录变成了一种关系的证明,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样对应科目的记录和分类就使得资本的投入产出能够被清晰的看到,于是才有了公司这样的商业协作体系,有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可以说,正是因为愈来愈多的抽象化、数据化,以及各种各样的概念定义,才创造了我们如今生活的这个世界,而且越来越多的东西都已经或正在被量化和数据化——大到资产、财富,小到热量、营养;宽泛到人口密度行为规律,具体到出行步数耗费时间……各种各样的数据采集设备已然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我们也随时随地都在主动或者被动的贡献着自己的数据,这时候,难道我们还可以用“差不多先生”的态度去迷迷糊糊的生活吗?
很多概念和变革其实和我们息息相关,在说什么“得数据者得天下”的时候,在关注什么数据驱动模式运营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培养一下自己的“数商”,学一学如何记录和量化,如何进行基本的统计和分析呢?其实可以具体到对每一笔收入支出进行分类记账开始,能做到这个,再加上随时记事和定期分析的习惯,数商一定不会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