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公的回忆
写《心灵的回声》的时候,我不时在翻看初中时的日记。我的初中日记有三本,里面记录了名人名言,百科全书,自己的一些小故事,还有同学给我写的留言。翻看过往,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当时的老师,有的已经作古,当时的同学,都已各奔东西。回忆只能留在心底。
我想写写我的外公。日记里有一篇记录了外公去世的情节。那年我十三岁,初二。
外公没有儿子,外婆又很早就过世了,外公一个人孤独地度过了二十多年,直到他八十三岁那年去世。幸好我们和外公家隔的近,可以经常去看望他。
记忆中外公非常乐观,生活也十分简朴,他喜欢喝点小酒,特别是家里米酒发酵之后的那种 酒,他特别喜欢。平时家里不常有糯米。记得妈妈总是用剩饭加点酒曲,过一两天米酒就好了,非常香。外公直到离开的前一夜,还在向妈妈讨米酒喝。
外公院子里有一棵很老的栀子花树,一到五月就开满了花,于是外公经常带着栀子花来看我们。我和姐姐就每天有栀子花插在头上,小伙伴们都很羡慕我们姐俩。外公自己就像栀子花一样洁白、淡雅、清香。
外公最喜欢我,所以妈妈经常差我去给外公送吃的,每次外公都会从他的小罐子里拿几颗糖给我吃,在我那零食匮乏而又贫穷的童年,这就是我难得的欢乐!
外公读过很多书,是个秀才,又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会唱很多“行礼”的歌(当年我们那里做红白喜事都会请一帮懂诗书的老头唱歌助兴,现在好象很少了,具体我也记不太清楚),因此他经常给人家“行礼”,每次主人家都会送些糕点和毛巾,糕点全都给我们解馋了。
印象最深的是外公教哥哥练毛笔字,严格得不得了。从握笔到坐姿,还有折对联纸的方式,以及落笔停顿,都要一一按他的要求来。外公还教哥哥作对联,所以哥哥很小的时候就能作出对仗工整的对联。我的日记本里还记着几幅哥哥作的对联。
外公爱看书,我们的课本还有捡来的旧报纸都是他的精神食粮。外公一边看还会一边默念,有时还会出声,颇像私塾的老先生。我们兄妹三人都爱读书多少有外公启蒙的因素。
后来外公突然双目失明了,这对他是多大的打击啊。他不肯连累我们,坚持要自己住,自己摸索着做饭,生活。
外公一直对哥哥寄予厚望。哥哥天资聪颖,成绩一直很好,顺利地考上了我们地区最好的高中。外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哥哥考上大学。
遗憾的是,外公没能等到那一天。外公离开我们的第二年,哥哥接到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妈妈想起了外公,哭得像个泪人似的。
外公去世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亲人离世。我向老师请假回来送外公一程。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89年的秋天。外公躺在灵柩里,非常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看到这一幕,从小怕死人的我突然觉得不怕了。
三十年后的2019年,我的妈妈也离开我们,去了另一个世界。妈妈是外公的小女儿,不知道外公的在天之灵是否能看到他的小女儿去见他。从此他们父女团聚了。
伤心的故事不知道怎么继续。只要想起妈妈的离世,我便不能自己。妈妈离开我们三年多了,我一次也没有梦见她。我只是反复回想她陪伴我的43个春秋。我很想写妈妈,可是往往还没落笔,眼泪就止不住地流。等我能够平复自己了再提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