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与现代心理行为学——生活中的日常

《易经》贲卦的彖辞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便文化的来源。

我们说一个人有无文化,往往不是看他学识过人,更多是说生活中是否文明。文化的含义针对族群而言,比较高远,针对个人而言,却是日常。我们中国人的礼仪,主要来自于周朝的礼乐文明——这是华夏人的核心特征。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它往往被人当做封建礼法,保守教条。这是最为尴尬的误区。周礼不仅华美自然,更是契合人心本性。笔者非常荣幸,于学问上,既研究现代心理行为,又有幸品析传统文化之美,所以斗胆认为,可于闲散中将二者结合阐述。

当下,我们不管说孩子的教育,还是成年人商业体用以及修身必要,于科学的角度,都用到现代心理行为学的理念。若干年前,笔者在某次行为学讲座上,遇到一位年过半百的瓷器商人,在聊到传统文化时他说:行为学的很多实用理念,和孟子的观念不是很吻合么?我顿时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我也读过孟子,反应过来他所指:心理学上讲自我觉察力,行为学上讲对环境场的控制,和孟子的本心四端,养浩然正气等等理念暗合。其实延伸开去,儒家的天人观,竟是作为入世哲学最为现代的部分,对人的行为,事业,社会属性提出最实际的指导。更深层说,儒家和道家的理念,基本和现代心理学对人的实用性功能无出左右。几者各在自身学问立场对人提出指导,非常值得我们一窥。

我们都知道,儒家推崇周朝礼乐文明,而作为行为最外在的部分,我们要知道礼乐讲的什么。从社会活动和生活形态上,内容宏浩,这里不必系统性阐述,不妨从周礼最生活的地方着手,先看看什么是生活中的“礼”。《礼记》里有一篇《曲礼》,涵盖了很多生活中的内容,古人们认为,教养一个文明人,就应该从这些细节着手。朱熹把这里的内容称之为:小学之支与流裔,就是说专门教育小孩子的。这是按古人的标准看的,按我们今天的标准看,这些教育小孩子的东西,我们绝大部分成年人都没有一一做到。是因为内容保守僵化吗?恰恰不是,这里的内容反而是一个现代人和成熟人应该具备的。

比如对言行的要求,“立必方正,不倾听”。为什么不倾听呢,一个人如果在站立的时候扭着脑袋倾听,样子是非常猥琐无理的,会给别人造成一种压力,(对方在专门跟你说话时除外),而这种行为,实则是破坏自己一个场合中的正面形象,显示出弱小的社交诉求。正常人都气质方正,弱小的人才四处打听。因此,所谓的敬,不仅是敬重他人,也是为自己谋好处。《礼记·经解》篇说:“恭俭,庄敬,深于礼者也”,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这个庄重,那内容很多了,也很有意思,比如:“车上不广欬,不妄指。”“登城不指,城上不呼。”什么意思呢?坐在车上不要大声咳嗽,不要乱指。今天这个事,大家做到了吗,其实,修养比较好一点的人,不用谁说,知道自然避免这样做,因为这样不尊重人。假如你忍不住一定要大咳嗽,一定捂着嘴。至于不妄指,常常有这个情况——比如你去餐馆吃饭,点了一个菜,后面来了客人,在询问饭菜的时候,往往会指着你的盘子问服务员:他这个吃的是什么,他这个是大份还是小份?这种情况在快餐店里出现得最多。我每遇到这情况都不太舒服。指别人的餐盘是很大忌讳,中国人外国人,都把吃饭当做正经事,哪怕简单一碗面,也是正经用餐。当一个人陌生人指向另一个人餐盘时,人心往往会升起诸多防备和不悦,是因为我们大脑中杏仁核开始反应了,对于人类基因,吃饭时是处于一种本能的防备状态,虽然我们比动物高级,可以化解自己的情绪,但作为同理之心,要记住千万别指向别人碗里。——因为这有投毒的暗示。你说哪有这么严重,但这是人类的本能心理,正是要照顾这种心理,才形成了一种礼貌。就好像餐盘一般不会用蓝色的,因为蓝色的是化学色,也是这个道理。而一个孩子在公共场所吃饭的状态,往往也看出家庭教育的修养。“登城不指,城上不呼”是什么呢?这个更有意思了。城上代表高处,今天我们的城墙不多,但可以看成是说,你不要站在高处大呼。因为你在高处一叫唤,周围的人注意力都给你吸引过去,有可能会造成某种疑惑和慌张情绪。要知道古时候人们传递重要信息,大多靠嗓子喊,人的群体对某个高处来的声誉讯息非常敏感,人群中大呼小叫不仅是修养差,往往给自己也带来麻烦,比如可能发生人群的拥挤推搡,也容易招来别人的指责。

又如:“礼不妄悦人,不辞费”。——这个更重要了。它是说:不要乱取悦人。特别是你们不熟悉的时候。今人往往觉得要搞好人际关系,多获得一点资源,喜欢讨好。却不知大多时候都缘木求鱼。特别是年轻人,总觉得要揣度长者之心,要靠四面笑脸去获得好处。我记起窦文涛先生的一句话:年轻人才是圆滑的,因为他们的圆滑都挂在脸上,忽略了人之常情。其实,当你一味去取悦一个人,如果你的取悦毫无逻辑和道理,对方在意识中会把你划入黑五类。还有不辞费——就是不要碎碎念。这在社交中也是忌讳。常有人因为顾忌“某事很重要”,却错误地以为,强调某件事,对方就会更多重视它,虽然心理学上也说重复多遍可以变成真理,但这和碎碎念不同,当你过多地使用语言去描述一个事物时,语言的作用力也就降低了,况且,我们知道,在社交中语言承载信息的功能是非常有限的。多说无益,正是良言。

关于:毋淫视,毋荒怠,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毋淫视”:不是说叫你别看淫色的东西,“淫”是过度的意思:是指眼睛不要乱看。眼神的重要性不用多言,有经验的人,从眼神便能看出某种人格和性格,这并非虚言,一个人眼神总是游走,往往代表内心的某种不安,胆怯和焦灼的状态。反过来,当你眼神稳定,心往往也能稳定,这就方便和人更好地交流。当然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差品行,就体现在淫视上。按照通常惯例,爱淫视的人,在交往工作中,确实多有失格之处。有意思地是,人若克制淫视,对品行和性情,是能起到调和作用的。我们日常靠视觉获取大部分信息,当你淫视的时候,视觉信息不断传送,大脑对信息的处理错综和离乱。当你目光稳定,由视觉焦点带来的人物空间感是稳定的,这会让你的交际也更稳定。要知道眼球和记忆中枢,思考逻辑部分都是相联系的。当你乱看的时候,你的心也是乱的,这还不算,你对面的人感受到你的淫视,自然升起防备,因为人本能地都不喜欢被别人审视。视线有偏差,就如同个人的安全范围遭到了侵犯。

“荒怠”是什么呢,就是指吊儿郎当,松垮垮的样子。当然,你说现代人压力大,休闲的时候和好朋友在一起,大概也不必管那么多,但所谓张弛有度,在社交和工作场合,最好杜绝荒怠的感觉。这一点在行为学上提到特别多。人的状态,多受大脑中激素水平影响。当你打起精神,比较严肃的时候,激素水平会根据你外在肢体状态,调整分泌水平——这就是行为心理学上强调的,外在反过来决定内在。当你肢体松垮垮的时候,你的精神也是松垮垮的。在家休闲时松垮无所谓,但在工作和社交中就要警惕了。况且,松垮垮并不一定对你身体有好处,长期松垮垮,会因为激素水平的原因,对人心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情绪和生理健康,对于发育期的儿童,松垮垮会因为激素水平的失衡,影响到大脑发育。这个不用举例,生活中那些仪态得体,精神振奋的人,大多成就也不错。也有些人,他们是急性子,甚至雷厉风行,但一旦和人相处,总显出荒怠之态,这其实很不划算。中国古人对荒怠是非常反感的,包括“吊儿郎当”这个词,本身是很严重的骂人的词,这个“吊”本来是另一个粗俗的字变过来的,这里就不指明了,可见古人很不喜欢荒怠之姿。我们今天的人在开会,听课,谈判这样的重要环节,往往也有荒怠姿态,让人唏嘘。笔者和台湾、日本的朋友打交道,发现他们基本没有荒怠的情况,无形之间,大家就更容易重视当下的谈话内容。

另一个“游毋倨,立毋跛”,是说行走时,不要表现得傲慢。站立时,不要用单脚,或者说,重心不要放在一只单脚上。现代人往往缺少一种天赋,不知道怎么走路好——要么无精打采,要么过于傲慢,说实话,笔者自己都常感觉到这个问题。人有这个意识,就可以常常修正,只至举重若轻。后面“立毋跛”——不要单脚重心站立,绝对是对自己有好处。单脚重心站立可能比较让人舒服,但是,把重心压在一只脚上,往往是内心优柔,决断不强的特征,而且,当一个人心情不佳时,也常常做这个动作,根据外在反制内在的原理,当你杜绝这种站姿,力量和庄重瞬间会回到你身上。

“坐毋箕,寝毋伏”:古代人说的坐,是指跪坐。这个特别说明下,在秦汉以前,跪坐是人的一般坐姿,和后来的与人下跪是两码事。今天的日本人跪坐,是保留着中国老祖先的传统,元朝以后至明清的下跪,是让人折腰作下等人,不可同日而语。笔者在家尝试跪坐,发现这种姿势,会自然地让人脊椎挺直,有没有生理上的好处未曾细究,行气倒是舒坦畅达。古人在人前皆为跪坐,如果用臀部着地,叉开双腿,就是箕坐——今天人如果坐在地面上,往往就是这种坐法——在古人看来这是极为失礼的行为,因为那样敞开了双腿之间的部位,是对人的侮辱。注意,从人类学的角度,人展示某个部分给对方,带有非常浓重的暗示意义——比如当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的时候,其实是把胸膛这个命门交给对方,这表示对别人的信任和友好,西方的握手礼也是这样,表示我手里没有藏着凶器——可见人们在文化发展中,是从多么凶险的历程走来过(中国人见面作揖,背后的含义一直比较神奇,有的学者说这是模仿商朝的献祭礼,手掌弯曲,是说把自己献祭给你,代表一种尊重,但尚无定论),箕坐这种坐姿让自己的双跨之间示人,是极大的失礼。当然,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呆着,为了舒服也无妨。这里有个著名的故事,是关于孟子的。有一天孟子进屋看见妻子正箕坐在地上,大为震撼,他怎么能容忍这种无礼的行为呢,于是告诉母亲,说要休掉妻子。母亲说:你进屋的时候发出声音了吗?孟子说没有。母亲说,你既然没发出声音,她怎么知道你要进来呢?失礼的不是你妻子,反而是你。——这里正好又提到礼记中另一个礼,入室先扬声。假如你不发出声音,屋里的人不知道你来了,反而造成尴尬。可见所谓礼,是人之常情的同理心,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至于后面的寝毋伏,则是最简单从生理的角度考虑,大家都知道趴着睡觉是于健康不利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496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64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07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0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7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9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704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3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3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8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