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节选自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附录与补遗》。这是他用三十年搞的一本很大的书,去解释他1818年,30岁时就创立的唯意志主义及生命哲学开山之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
多么正派,规整,理性的开头。
很遗憾,这不是我的风格。
“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
嗯,这么开始才对。
我是这样看一本书的,先看作者,再看作者他爸和他妈,看他怎么活再看他怎么死。看看序,看看别人怎么说他,这样,当你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觉得,是的,是他会写的这样。
叔本华有一个爱他的商人爸爸,有一个冷漠苛刻的文艺妈妈。自然,他是更爱他爸爸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妈妈给他留下了太惨淡的印象,导致他连天下所有女人都无法爱。
他的一生是惨淡的,多伟大的人呐,三十岁就创立了一个流派,他要把世间的一切都解释了,以旁人从未想过的角度,然而大家都忽略他,他的 《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几乎无人问津,他锲而不舍,一本一本的说明,注解,缀笔不停。然而世界并不会因为你的努力就把阳光投给你,该刮风还刮风,该寒冷还是寒冷,直到他垂垂老矣,突然一个评论家发现了他,然后全世界承认了他,他的哲学成了当时的流行,一夜成名,走向巅峰。所以他会说:“在这世界上存在着三种力:明智,力量和运气,我相信运气至为重要。”怎么能不信呢?他用他的一生证明了这件事情。
他的三观核心大概是这样的:“意欲”或者说“意志”是世界的本源,超越时间,空间和因果律,没有原因,没有目的,一切都是意欲的产物和表现,是意欲在时空中的客体化。他强烈地受康德的影响,认为人类的动机分三种,利己,恶毒,同情。只有同情是道德行为。嗯,因为还未具体地看他的书,所以便先不做评价。
我只想说,现在,大抵可以开始看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