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讨论看电视,看电视吃饭,吃零食,喂,等几种常见的隔辈育儿分歧。
一,看电视,以及吃饭时看电视。
家长越是在看电视这件事情上跟孩子较劲儿,那孩子就越把看电视这件事情看得特别重要。
有人问:七八岁的小孩,吃饭一定得看电视,如果我说不能看电视,他就不吃。我说,你不饿吗?他就说不饿。这种情况怎么办?
1,七八岁的小孩儿,他已经有了这个思考能力,就是用不吃饭来威胁妈妈。这只是一种可能,也有可能是孩子真的不饿。
再说下看电视,想一下我们大人,有多少家长吃饭的时候还得抱着手机看的。家长在吃饭的时候都想看个电视,更何况孩子呢。
如果这个孩子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这在隔代养育的家庭里很常见,老人体力精力有限的原因,需要把孩子交给电视以便轻松些。――疲惫的时候更容易发火,你有没有同感?想想老人的体力精力,你能不能理解为什么老人喜欢带孩子看电视?这时候要纠正的不是老人,而是自己,你多承担一点,让老人轻松一点。
那在孩子上小学后父母从祖父母手中接手孩子的养育,很多父母会对祖父母给孩子养成的“坏习惯”颇有微词,或者直接看不惯,要“扳”正。
“扳”正的方法就是硬生生掐断。这对孩子的伤害很大。大哭大闹,不给电视就哭,不吃饭,很常见是吧?――你伤害的不是爷爷奶奶而是孩子。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是建议随着孩子的意愿来,想看就看。想想看,看着电视开心的吃饭重要?还是不看电视哭一场也不吃饭重要?
同时有两点注意的:1,不要跟孩子提“电视”相关的事情,尤其不要批评,指责孩子看电视。就是假装电视不存在。2,加强亲子间正面互动,比如,多和孩子玩游戏,用游戏的方式和孩子做家务,带孩子出去玩球,散步,多肯定孩子其他方面的正面行为,比如读书了,写作业了,做家务了,运动了,帮助别人了,等等。
总结一下,就是两件事,1,忽略电视,2,引导转移兴趣。
2,很多家长犯的错误就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电视上,一直跟孩子说:快吃!你怎么老看电视!你怎么不吃饭了!你看你,电视看得都忘吃饭了!甚至有的家长会说:快嚼!“嚼”这个动作都要家长催!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家长对吃饭快慢过于焦虑。
吃饭是本能,也是享受。如果用命令、催促的方式,孩子明明很饿,也不愿意吃了。我自己就有深深地体会。我妈总是把吃饭当任务来催促、命令、批评孩子,包括我。我胃口全无――这是不是解开了我怎么吃也不胖的近代谜题?
所谓忽略,指的是孩子爱看不看随他去。哪怕电视机响着,他玩儿游戏了,或者他关注别的东西了,他看书啦,也不要贸然把电视关掉。看情况吧,悄悄的关掉它,孩子不留意也行。
这时我们家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我妈就会说:“你看电视开着,你又不看。”关了。
我说:“你说他干嘛,你悄悄的关了,也就关了,但你这么一说,孩子就放下手里的玩具就过来看电视了。”
你想要的是“不看电视”,但是你的话却制造了“孩子从玩游戏变成专注看电视”这个不想要的结果。所以家长说话前一定要思考,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准备说的这句话能不能实现目标?
3,我们家姐姐妹妹在看电视这件事情上表现出了很大差异。姐姐从小的时候老是用电视来哄着吃饭。所以到他五六岁的时候,吃饭必须开电视,不开,她就哭个不停,哭的撕心裂肺的,她也不吃饭。哭成那样给她饭吃,她也咽不下去呀。
因为妹妹小时候一直跟姐姐在一起。所以看电视,吃糖果这两件事我知道是没办法约束的,所以我就只好一个字都不提――忽略。
她跟着姐姐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他,不管干嘛去了,我就不提电视这个茬,顶多就是偶尔他离电视特别近了,我会叫她。我说:宝宝,到沙发这边来。
跟孩子说话一定要用正话,千万不要正话反说。我爸妈是这样的:眼睛还要不要了!别靠那么近!
两个孩子现在的差别是这样的。
姐姐回来就开电视,眼睛一直盯着电视,因为我们老是批评她怎么老看电视,那结果就是她老看电视。
妹妹会陪着姐看一会儿,通常过一会儿她就自己去玩游戏了,去看书了,总之,她的注意力,并不是像姐姐那样一直盯在电视上。
如果只有妹妹在家的时候,我们通常一整天都不开电视的,除非是我需要了,比如说我需要单独的空间,但是妹妹非得缠着我,那我就去开个电视给她转移下注意力。姥姥带的时候也是只要在累了想休息时才开电视给孩子看。妹妹自己极少主动说要看电视。
姐姐两岁多就会自己开关电视,开关DVD,妹妹快4岁了,不学,我教她她都没不学。对学习自己开电视的兴趣不大。
玩手机也是,妹妹说想看我的手机,如果当时我没有重要的事要用手机处理我就给她看一会儿,约定:过会儿妈妈要用,妈妈要的时候你就还给妈妈,好吧?
她有时玩20分钟我就要回来,也有时候玩一个小时,我不限制她。最后都是手机不知道丢在哪里,她早已转移兴趣。可能是她知道我不会限制她,她想玩的时候多数情况下能被满足,所以她对手机不焦虑,不上瘾。
当然,我这只是个例,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可以借鉴。
二,吃饭的时候孩子玩,过了饭点老人偷偷塞零食。
这个情况也不用过分焦虑。
育儿书上说,到点儿就给他吃饭,不吃饭就饿到下一顿,中间不能给他别的东西吃。
这只是书上,理想化的情况。并不是说每一个孩子,都要严格地用这套来管教。
所有书上的理论都要因地制宜,而不要死搬教条。
如果自己带孩子,没有老人在身边的话,那可以按照书上来养。
但是像三代同堂这种情况,你就没办法去只照顾你自己的那一套规矩,你得允许老人用他们的方式去爱这个孩子,允许孩子去享受祖父母带来的不同方式的爱。
老人不舍得孩子挨饿,他会给孩子弄一些吃的,这是他们爱孩子的一种方式。三代同堂的时候,我们必须得妥协。不能因为我们认为或者书上写的某个观点是对的,你就要强行执行。
用政治正确来形容的话,书上说的可能就是对的,你的育儿思路也是对的。老人偷偷给孩子吃零食就是不对的。但是,生活不是这么绝对化的,生活就是多面的复杂的。
水至清则无鱼啊。
其实偶尔吃些零食也没什么太严重的。――想想你自己是不是也喜欢半夜吃个小龙虾,也喜欢吃着薯片追个剧?
我们家也遇到这个情况,我妈就喜欢买很多零食以备不时之需。所谓不时,指的是孩子胃口不好的时候,太饿来不及做饭的时候等。
其实我以前也是很焦虑,我也觉得火腿肠方便面的,老做这些东西给孩子吃不好。
我外甥小的时候,我经常就这个问题跟我妈展开争论。我妈就哭,她说:“辛辛苦苦给你们看孩子,还被你们说这不对,那不对,你们会养自己养,别让我看。”
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试想一下,你愿意承认你错了吗?不愿意,是吧。老人更不愿意。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现在居然反过来否定指责自己养错了,你想想得是多么心痛啊!如果你的孩子长大了指责你呢?想想你现在是不是殚精竭虑只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你父母当年也是。现在对隔代的小宝宝们更甚。很多祖父母会在孙子辈补偿自己认为当年欠儿女的爱与关怀。
樊登老师说,如果我们指责父母不够好,就好像种出来的玉米粒指责最原初的玉米。
所以,老人带娃大的问题一般不会有,都是一些小问题,但是我们很在乎,很焦虑,隔代矛盾就愈演愈烈。
我妈哭了很多次以后,我也就慢慢的学会妥协了。就像轩妈说的,家庭和谐是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吃零食,吃火腿肠,吃方便面,哪怕每天都吃上一根儿,对孩子的影响并不是太大。但是如果因为这个问题,家庭里争执吵架的话,对孩子的影响反而更大一些。
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非常的焦虑,是因为现在太多的育儿书上都教我们,《你不这样做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做家长最后后悔的七件事》等等,这样的文章太多了,都是制造焦虑的一些文章。
因为这些文章转发率,点击率都很高,大家都很关注,所以很多不负责任的公号就会写很多这样的文章。他为了流量,给我们吃瓜群众制造了焦虑。我们不能这样跟风,要学会判断。
三,老人喜欢喂饭,我们家也是一样的。
孩子想自己吃,但老人不给机会,老人就非得喂。
这个问题也是跟我妈争吵过很多次之后,我现在也不太管了,偶尔还管一管,但是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我会直接跟我妈说。
以前是反问的,你怎么又给他喂饭?孩子自己都想吃,你还不让他吃?
以前是这样沟通的,所以姥姥不爱听。她肯定也不能改呀。现在我就说妈,你把喂饭这个“喂”改成“吃”饭。
我妈原来说,姥姥做好饭了,快来我喂喂你。
现在说:姥姥做好饭了,你快过来吃。
再想一个场景,年轻人谈恋爱的时候怎么样表示亲密?互相喂饭呀!所以我偶尔也会给草莓喂个饭,哈哈。
大多数时候自己吃,偶尔喂两口,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
试问谁能活的那么清白,完全“政治正确”的活着?不可能存在。
当然,以上言论并不代表我鼓励那些行为,我并不鼓励。但是生活就是要在一地鸡毛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是死板教条。
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我们不要被一句话,一个观念框住,要有灵活性。
四,樊登老师的建议。
先普及两个个心理学术语:
1,关注即强化。
关注分正面关注,反面关注。正面关注就是表扬,鼓励。反面关注就是批评,指责,否定,催促等。
比如你眼睛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都是孩子磨蹭,拖延,那么孩子的拖延就更加严重,你的焦虑也更加严重――强化。
2,自证预言效应。
我经常听到父母们说:哎呀,你说的我都懂,但是我们家孩子不一样,这些对他不管用。
这是一句预言。
她觉得她的孩子不一样,那么她在使用那些方法时动作是变形的,她盯得也都是“不管用”的那一面,因此,她的结果确实是“不管用”。这就是自证预言。
要打破它,先要改变语言模式“也许这个办法我可以试一下。”抱着开放的心态去体验。
3,樊登老师说,让一个人改变,要提高他的自尊水平,而不是打击他的自尊水平。你打击他,他可能会自责,会痛苦,会难过,但是他不会改。你需要多表扬一下,夸一下,当他能够从与你的互动中获得更多快乐,放松,美好的时候,他更愿意做被肯定的这件事。当他做对事情的时候,要及时肯定,表达感谢,这叫正面反馈(正面关注),正面反馈越多,他越爱干这件事。
我们很多人喜欢在别人做对的事情时还去说你之前为什么不能做的更好,这时候他得到了一个负面反馈(负面关注),负面反馈让他觉得反正我做对了也是被批评,慢慢就没劲去做对的事情了。
(这一条建议弥足珍贵,不仅适合我们对老人,也适合我们对孩子,对伴侣,对同事。)
所以,我们要检视自己的言行,看看是不是自己制造了焦虑。
三代同堂,需要更多智慧,需要更多学习。如果实在分不开,就把它作为一个修炼场,一面镜子,借机检视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同时,这些内心的冲突还可以积累变成素材,你把跨越的心路历程记下来,没准可以写本书,没准也能对有类似问题的朋友有帮助。总之,要学习从积极角度看待不能改变的事情。
最后樊登老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们可以学习做家庭良性氛围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