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逃离北上广”和“9位素人,9个故事”之后,“新世相”再次掀起热潮,“丢书大作战”的战场遍及北上广深等城市地铁。以唤醒阅读为号令,以如此博眼球的方式,不管你赞不赞成,毫无疑问,“新世相”的营销策略再一次奏效了。你被刷遍的与即将被刷遍微博和朋友圈,就是最好的证明。
短短一年之内,多次成功的品牌活动,“新世相”的营销策略几近披靡。风头之劲,恐怕只有营销标杆“杜蕾斯”和苹果嫡系“卫龙”辣条可以一战。
然而这一次,“新世相”恐怕得面对更多的口水。
除了继续抚慰北上广奋斗青年的工作迷茫与生活困苦、乡情矛盾与父辈代沟,这一次的重要道具——书,却敏感地触碰到了一个充满时代矛盾的综合体,那就是“文艺青年”。
关于“文艺青年”的打开方式,人们充满了争论。
有不少声音说,以为在地铁里扔几本书就可以“文艺”了?装什么“清高”?要真的想看书,自己早买书回家去看了,也不会在这“作秀”了;
也有声音说,难得见到这样清新的地铁氛围,大家不是在塞着耳机低头刷手机了,而是静静地捧起了书,感觉生活节奏一下子也缓解了好多。
……
仔细分析一下上述观点,不难发现其背后的“默认条件”:
文艺= 清高 = (不)作秀 ?
每当提起“文艺青年”,我们总是一脸的鄙视。
哦,敏感、矫情、不切实际、脆弱不堪……
好一点的,哦,大理、丽江、凤凰古城、还有即便路过了你的全世界,但也不能错过的
稻城亚丁……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鄙视“文艺”,我们又在鄙视“文艺”什么呢?
恐怕还是一个字:穷。
别不肯相信,就是这么“粗鄙”的理由,让无数的我们看待“文艺”的眼神开始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最风靡大学校园的浪潮是文学与哲学,你不读两句尼采或者海德格尔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在那“白衣飘飘的年代”,一把吉他就能收获爱情,有人说那是大陆校园民谣的春天,因为之后很多年再也出现不了《同桌的你》这样级别的歌曲。
诚然那个年代的情怀更朴素些,但能容得下“文艺”,不过还是因为“穷”。因为大家都“穷”,所以“文艺的情怀”才更有分辨率。
但30年后的今天,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在贫富分化巨大、阶层几近折叠的当下,“文艺”拿什么来立足?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一个社会的转型期,一个时代的剧变期,也将是伟大的文艺作品最好的孵育期。
明末清初的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最后的“盛世”,更关键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已经悄然而生,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四大名著”集中出现在了这一时期;
西方世界里,最伟大的“文艺复兴”,充分验证了“文艺”的力量;
20世界上半叶的中国,风雨飘摇,但近代诸多伟大的大师,以及我们今天仍无比乐道的作品,大多出于这一时期。
今天的时代,理应是“文艺”最好的时代。
但“文艺”却柔弱而卑微,连腰杆也很难挺直,因为“穷”。
即便每年的作家富豪榜层出不穷,选秀节目上民谣歌手也开始“大行其道”,但在中国庞大的青年基数面前,这些冒尖的“文艺代言人”,依然渺小微弱。
“文艺”的打开方式就是“清高、穷游、诗和远方”吗?
如果是,毫无疑问,也甩不了“眼前的苟且”。
为什么一定要对“文艺”界定界限,贴上标签呢?
因为有的人没法去“文艺”。
如果你做的事看起来很酷,但我做不来,那我就和你划定界限,这叫“自我保护”;
如果你做的事情的确很酷,我也想但做不来,但我发现你没我有钱,那就太开心了。这是“自我优越感的塑造”。
而挣钱这种事,条条大路,到处洋溢着阳光。
但文艺,太抠了。
我要给“新世相”点个赞,不是因为它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还记得刮起“纯情文艺风”,而是面对这次“文艺”的争议,坦然这就是“营销”,就是要将“文艺愿景”与“商业营销”挂钩。
我理解很多人对“文艺”既敬而远之又围观吃瓜的心理,因为在每个人内心最深处,都希望有一片圣洁的净土,留着诗和远方、所有美好的愿景。“文艺”,或者是“曾经的文艺”,无疑最符合这种期待。
但只有扎根现实、枝繁叶茂的文艺之树,才能带给你真正的“如沐春风”。
我毫不怀疑一个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在结束了繁忙的工作之余,被街头艺人的演奏感动的热泪盈眶,那一刻,就很文艺;
我也不会相信一个在饭店厨房整天抡大勺的胖子师傅,在和朋友尽饮几杯之后,拿起吉他唱出的《加州旅馆》就少了几分动情?
那一刻,这就是我心中的文艺。
哪来那么多的套路和标签?
真正丰盈的人生,才不需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