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图灵教育”微信。
《信息简史》,或许你在太多地方听太多人说起过这本书。有些东西,过于熟悉反而造就了距离感——内心一直想读却没有打开的书就是这样,你心心念着它,远远观望它,却差一抹翻开它的冲动。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以冲动。今天的主体文章是余晟老师的《信息化的畅想》,转载自余晟老师的公众号“余晟以为”(yurii-says)。余老师这篇文章平实生动 ,以身边之事娓娓道来他对信息化的畅想。
《信息简史》是去年我读过的印象最深的书。
这本书的开头讲了一个小故事:当年香农面对着飞快发展的电话网络,他忽然想到,这些电话线上每天传递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应该如何衡量?结果大家都知道,香农提出了三大定理,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而《信息简史》所描绘的,正是人类历史中信息的出现和发展,从最早的语言和文字的出现,到印刷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出现,一直到信息科技的最新进展。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很多时候人类所需要的只是信息本身,实物不过是载体——贝多芬的交响曲到底存在在什么地方呢?可是,在漫长的历史里,信息都必须依附于实物,真正独立开来不过是最近才出现的事情——倒回去二三十年,很难想象能用“字节”作单位,统一衡量音乐、图像、视频、文字。在《信息简史》的末尾,还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观点:信息(尤其是DNA信息)是力争永恒存在的主体,我们无非是信息传递的工具而已。
虽然我之前也做过很多与“信息化”有关的工作,但从没有像《信息简史》那样,单纯从“信息”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可以说,这本书在很多方面重塑了我关于信息和世界的观点。
最近几个月我读过印象比较深的书,也有一本是与信息有关,那就是《知识的边界》。这本书讲的是,在互联网的时代,在海量信息唾手可得的今天,我们的知识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比如人类应当重视的是知识的过滤而不再是知识的收集,书籍的“沉浸式阅读”会被随时展开的链接式阅读所打断,我们随时随地都会遇到相冲突的观点……但是我感触最深的却是知识结构的变化,我们的知识不再呈现出“数据-信息-知识-智慧”那种严谨的、不断提纯的金字塔结构,我们不再去摸索和复原“本质”或者“大自然的规律”,知识已经形成复杂并且不断演化的网络,我们更重视的是如何在网络中定位和获取我们需要的知识,并逐渐忽略它“本质上”的地位。
不妨以植物分类学为例。自从林奈发明动植物命名的双名法以来,科学家们长久都会遵循这套命名体系,不断发展和巩固动植物分类学。很多人甚至觉得,动植物分类学所反映的,正是“大自然的规律”。但是在信息化的时代,“命名”和“结构”逐渐分离。在无数的系统里,名字只不过是用来区分实体的标识而已(甚至可以是毫无意义的数字ID),实体的结构则表现为一组关系,结构的复杂化不过是新增几组关系而已。传统的动植物分类学完全可以视为一套“命名空间”(namespace),它确实很有用,但要研究动植物,却不必遵循这套唯一的命名空间,因为命名空间是可以随意添加、无穷扩展的,这种添加和扩展并不会破坏原有的结构。
摸索大自然的规律,建立“动植物分类学”的思想,在很长的时间里深深影响了我们。大学里曾经有一门课程叫“图书馆学”,讲的是如何严谨规范地组织信息;雅虎当年所做的“黄页”,也是将各种网站分门别类,放到最合适的类目里。搜索引擎横空出世之后,我们发现一切都改变了。我们不再关心信息的分类,转而关心如何抵达想要的信息——信息甚至不必被科学严谨地分类;即便新的命名空间(语法、习俗、亚文化)不断出现,我们仍然不感到混乱失控,而是寻求如何在新的命名空间中抵达想要的信息。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说“Google对eBay的超越是模式的超越”。eBay贩卖的实物,Google贩卖的是信息。与实物比起来,信息天然就有很多优势:不需要物流派送、没有严格数量限制等等。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信息的贩卖途径远远多于实物。信息的网状结构可以永恒发展,新增一套命名空间几乎是没有成本的。或者换句话说,关键词和关键词的玩法都是无穷无尽的,相比之下,实物商品的贩卖空间实在是太有限太有限了。所以Google对eBay的超越,技术或许起了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贩卖信息的商业模式才是。
这个道理讲起来不难,做起来却不容易。原因大概在于,我们的思维还严重受到实物时代的影响,无法施展想象力,也总觉得信息太多会难以与实物对应而造成混乱。以我的亲身经验为例:一件商品通常需要经过设计、生产、质检、运输、仓储、销售、结算、售后等众多环节,每个环节对商品的处理通常是不一样的,但前后环节又需要信息的沟通和对应。现在很多企业的做法仍然是希望“一套编码打遍天下”,把各个环节对商品的处理和定位的需求归拢起来,综合成“最科学”的识别码。无奈各环节需求的规格和粒度总有差别,最终只能权衡取舍,得到折衷的方案。我曾了解研究过行业领先的企业,发现对同一件商品存在若干编码乃是常态,不同的编码各司其职,有些用来协助生产,有些用来定位销售,有些用来标识认证……换句话说,同一件产品可以在若干命名空间中交叉定位,以达到针对每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有粒度恰好的专属标识。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要问:搞那么多套编码看起来确实好,但不会混乱吗?是的,如果以人类大脑有限的处理能力来应付,当然会发生混乱。如果我们把“信息分拣和筛选”的职能独立出去,交给专门的机器来处理,只在适当的场合暴露给操作人适当的信息,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只是把原有的单套编码录入系统而已,现在我们知道,这不过是最最初级的“信息化”,真正的“信息化”应当像亚马逊那样实现“员工傻瓜化”,让员工在智能设备的帮助下,游刃有余地畅游于高度复杂化的信息海洋。
顺着这种思路往下看,目前大家所说的“信息化”,仍然太过受制于信息依附于实物和信息处理能力低下的惯性,或者说,信息化的大潮才刚刚开始。未来,会有更多的信息从实物独立出来,或者按照自身规律来勾联演化(比如不断派生出新的命名空间),或者将实物时代的概念肢解再重新组合(比如我在上篇文章提到的,将大家理解的“永久产权”切分为一段段的权利)。最终的结果是怎样,我们能做的不是预测,而是思考、观望、迎接、适应。
P.S. 《信息简史》是我在盛大创新院的同事高博翻译的,《知识的边界》是北大的胡泳老师翻译的,两本书内容都相当好,难得的是翻译也相当准确流畅,很值得阅读。
2015年,他们也读过这本书——
@葛小瑶喜欢杨鸯鸯(微博)
《信息简史》是看得最久最吃力也最心悦诚服的一本书,中间无数度想放弃,但还是一知半解地啃了下来。它就是好到有魔力的一本书,可能你对量子物理没兴趣,也没听过图灵和香农,依然感激作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铺开了这本书。面前好像只有两个选择,喜欢它,或者崇拜它。
@PKUCATer(微博)
图灵刚出《信息简史》的时候我看了不到一半,后来因为“信息大爆炸”,就没接着看下去。今晚忽然看到有人推荐,于是也想给学生推荐,就拾起来重读,读到现在,竟不知不觉过了俩小时,还不过瘾,想继续读下去,欣喜若狂的感觉,好书真得过段时间重读,越读越能尝到美味,嗅到芬香。
@周兆熊-IT(微博)
《信息简史》涉及到的内容跨越多个世纪,囊括多个学科,实在是一本可以让大家学到知识的好书。如果大家关注互联网、关注知识、关注未来,那么本书就值得大家一读。不管大家所学习的是什么专业,也不管大家所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我都推荐大家仔细阅读《信息简史》!
@旧居(豆瓣)
这恐怕是迄今为止最为迷人的科普著作了。它不像《时间简史》那样局限于一类学科,也不像《失控》那样充满了可意会却难言传的遐想。它从远古文字开始梳理人类对信息的认知过程,最终将跨学科的信息理论的前世今生生动而浅显地展现给读者,而随处散落的美文警句,则用对bit的哲思,把宇宙、自然、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间隙密致填充,俨然树立起一座新的哲学体系的高塔。翻译和校对更是近年来少有的高质量。一定要收藏!
@响亮的名号(豆瓣)
信息论是本书的主角,但是在语言学、数学、逻辑学、机械工程学、物理学、心理学、生命科学等一系列重量级配角的参与下,这本书能不好看吗?
@aJ (豆瓣)
这本书将「宇宙即是信息,信息即是宇宙」作为切入点,叙事宏大地描摹了世界在信息论这一纬度上的历史变迁。从巴贝奇先知似的直觉与研究到香农确定信息论,图灵完成思想实验,整个世界被信息重新赋予意义。 考虑到我们大多数人最后一次严肃而成体系地学习还要追溯到高中时期的经典物理与基础数学,现今这个世界其实对我们而言相当陌生,甚至违背「经验」。 但不同于量子物理等前沿科学,诸如因特网等又已经实实在在深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实在有必要读一些如本书这样的科普。即便对其中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也能拓宽一下我们的视界,毕竟这有关于我们每天与之生活(悲观论者可能会说是被迫与其打交道),但却还不甚了解的新世界。
【注意】转载这些小伙伴的书评没有经过作者的同意,如果作者反对,请直接后台留言,我会删除;倘若造成不便,非常抱歉。
如果你读过这本书,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什么呢?
读书需要偶尔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