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欧阳修的了解,都是源于语文课本里的经典名篇《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被贬滁州的欧阳修,以“醉翁”自居,流连山水,与民同乐。他沉醉于滁州的好山好水,更醉心于政通人和,百姓和乐的开明治理。“颓然乎其间者”的太守,可亲可爱。
可就是这样一位可亲可爱的太守,年轻时却以长相丑陋闻名的。他瘦小,苍白,眼睛高度近视,“面白过耳,唇不包齿”。他的长相还曾遭到主考官晏殊的奚落。那年,欧阳修高中进士,名列十四。按惯例,主考官在考完放榜后,要接见名列前茅的考生。晏殊在车中打帘朝欧阳修一望,皱眉头说:“原来是个目眊瘦弱少年!”竟然不下车,径自去了。丑陋的相貌,成了欧阳修一生的隐痛。直到晚年,他还问扶他走路的洛阳女子:“我笑起来的样子难看吗?”洛阳女子认真回答:“您不难看,真的不难看。您慈祥……”欧阳修笑了。
人的容貌可以改变吗?欧阳修用一生的努力,告诉我,答案是肯定的。
欧阳修用文字充实自己的内心,用满腔的热情去拥抱生活。他勤政爱民,无论是在滁州,还是在扬州,或是在颍州,都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欧阳修在扬州修平山堂,在堂前亲手栽下一棵柳,扬州人亲切地称它“欧公柳”。后来,欧阳修调任颍州,新来的薛太守,也在堂前种下一棵柳,传令下去,州县官吏一律称“薛公柳”。可响应的人寥寥。薛太守一走,薛公柳即被人砍断,连根拔起。百姓的眼睛是雪亮了,容不得半点虚假。
欧阳修不仅勤政爱民,而且慧眼识英才,为朝廷大力培养人才。三苏父子,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欧阳修读苏轼的文章,“不觉汗出,惊为异人”。他在京城奔走呼号:“老夫将放他出一头地,三十年后,无人道着老夫也!”多么犀利的眼光,多么博大的胸襟。
晚年的欧阳修,身居朝廷要职,政务繁忙而不失生活的情趣。他自号“六一居士”:金石遗文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再以一翁流连沉醉于五物之间,是谓六一。这样的一个老人,怎么会不可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