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扩大贫富差距的代价提升社会整体的生活水平,对底层人民来说是否是一件好事?对平民百姓而言,用幸福度换生活质量是否划算?”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挑动了一部分底层人民的神经,国策不国策的谁在乎呢,有些人只看的到自己的柴米油盐。即便以前吃糠咽菜现在大块吃肉嘴里依然觉得奶酪应该大家分怎么能没有我的份儿。
可能真的有好多人觉得不划算,尤其是拉大贫富差距的那个人是邻居亲戚朋友同学发小的时候…很煎熬。
因为人性善妒。
换种大众说法叫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也叫红眼儿病。
婆婆帮我看孩子,在小区里结识了一帮老姐们,回来和我说,谁谁家只吃柴鸡蛋不吃洋鸡蛋……柴鸡蛋有营养洋鸡蛋没营养……总觉得她吃的鸡蛋不如人家的高等就这样被比了下去。
中国人无处不在的到处比,生孩子要比斤两,会走路了要比早晚,上学了要比成绩,工作了要比单位,娶老婆了找女婿了也要拉出来比一比看一看品头论足一番……总归要把别人比下去心里才舒坦,不比就刷不出存在感,而且重点是不和沾不到边儿的人比,只和自己圈子里的比。
吃大锅饭的时候,谁穷谁光荣,一起赤贫挣工分,只要谁也不比谁好,填饱肚子就满足了,正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哪一天生存需求满足,就饱暖思淫欲了,这本来正常,毕竟物质基础打好了该盖上层建筑了,但人性却是怎么怪诞怎么来,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都走向了仇富这条路。
富是原罪,富即不仁。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贫无辜富有罪了?
还是贫穷的骨子里本来就有恨人有笑人无的天性?
其实只是很多人不敢说出这套强盗逻辑:有钱不犯法,你可以富有,但你不能比我还富有,更不能显摆;你可以过得好,但你不能过得比我好,更不能刺激我,不然我会失衡,觉得上天不公,你的财富是万恶之源,你的社会关系是不见光的走后门儿,你的社会层次是无数劳动者的血汗垫高……一这样解读,风清月明舒坦多了…
所以人会选择性忽略自身的原因,把失败感包装一下归因到大环境以及别人身上,反正总归不是我的错就是了。
我之前单位的老板,福建莆田人,八十年代在天大毕业,进入汽车研究所,因为工作太投入获得“汽车线束王”的称号,后来离开研究所创业,公司稳定发展,很多人只看到“老板们”很风光,了解的人才明白,为了解决工艺难点老板可以连续六七十个小时不休息,为了走出企业困境老板可以把所有身家都押上,作息饮食完全无规律,不要谈什么生活质量了,用疲于奔命形容也不为过。
我的一位长辈,十几岁学木匠,八十年代开办家具厂,一干就是三十年,赶订单时没有日夜,睡三四个小时起来接着干,一直到2017年环保大环境下才停产。要奔六十的人了还在想转型做家具代理,做油品业务,开家庭旅馆……
能够创造财富的人都很励志,除了个人秉性上有很强的事业企图外,付出的代价都相当大,普通人—我们做的到吗?
人是有差距的,而且很大,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老板,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实现阶层的跨越,知识或许只是改变了你我的思维,不一定能改变你我的命运,因为想和做之间,可能差了一个银河系。
仓廪实未必知礼节,衣食足也未必知荣辱。
很多人都想一夜暴富,上升阶层实现跨越,但是阿Q思想再放光芒也没用,财富依然在别人手里,只增不减,再吐槽葡萄,葡萄依然是甜的。
别人的财富和地位,是个人和家庭合力的结果,不一定是巧取豪夺的,仇视没用,嫉妒恨也无效。
贫富差距就是社会现实,你不创造GDP,谁会在乎你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呢?难道期待国家再来一次打土豪分田地资产再分配吗。
现实真不讲温情脉脉,精英就是富有,屌丝就是贫穷,但富有更多的肯定是取之有道,我们贫穷更多应该归咎到自身的局限,比如眼光、方向、执行、舍不舍得深耕投入,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或许这些远比讨论出身更重要。
所以不如师夷之技以求富吧,接受现实,向优秀的人多取取经,先开开悟,驱逐驱逐满腹牢骚或许更利于自己一些。
毕竟,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都张着手,管你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