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已经成了幼儿园的孩子们日常交流的“通用话题”。孩子们在幼儿园谈论的对象,除了佩奇,还有熊大熊二、米菲兔、蓝猫、柯南、辛巴、彼得兔……也难怪,动画片活泼幽默、色彩鲜艳、生动形象、情节简单,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同时,动画片具有夸张的表现形式,它来自生活,但超越生活,现实中不会说话的小狗小猫、锅碗瓢盆、花花草草,在动画片里都可以自由对话,它能满足幼儿的“万物有灵”心理;更重要的是,动画片给幼儿展示了社会分工,幼儿通过动画片可以了解他们想了解却未知的世界。
幼儿观看动画片的过程是知识经验不断重组和意义建构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3—6岁幼儿属于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特征就是认知活动具体化,幼儿需要凭借具体的事物才能产生认知。
即将上线的《派乐萌奇》画面简洁、明快;语言清晰且语速适中;片中的音乐和歌曲节奏感强。在生活的过程中,萌奇将会通过解决满满的问题这个方式,反应现在学校中会发生的问题,给予正确的解决方式。让孩子在社交中得到正确的引导。
此外,动画片一般都具有较好的视听觉效果,幼儿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去认识想要了解的对象。幼儿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同时,学龄前儿童生活经验少,但模仿能力强,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动画片对儿童情感品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伙伴闹矛盾了,小明“语重心长”地劝导他们,终于使小伙伴和好了。老师询问:“小明,你好棒啊,谁教你的?”“是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的围裙妈妈说的呀。”小明回答。
动画片中蕴含的真善美无疑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他们是非观念的形成。同时,动画片故事情节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也会促使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由于幼儿心智不成熟,再加上动画片的生产者多为成人,难免从成人的角度设计故事。因此,动画片在给予幼儿滋养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首先,一些动画片中包含粗俗暴力的因素,再加上幼儿好模仿的特征,两者结合就会影响幼儿的某些行为。如《奥特曼》中充斥着血腥、暴力情节,长期看《奥特曼》的个别幼儿会变得好斗、攻击性强,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甚至会拳脚相加。而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这些幼儿也表现出固执的特点,很难被说服。许多教育专家呼吁尽快建立动画片分级制度,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就是基于对幼儿爱模仿这一行为的考量。
其次,动画片中某些角色的行为特征与性格表现,对于幼儿价值观念的形成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比如备受幼儿追捧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其中小羊们总捉弄村长、不尊敬长辈等行为随处可见,很难说它不会影响幼儿。
再其次,从幼儿健康角度说,长期看动画片也会导致幼儿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且,儿童长时间观看动画片,相对地也减少了户外活动时间,从而也会影响生长发育。
动画片是幼儿成长的伙伴,参与营造了幼儿的生活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动画片对幼儿审美、认知及社会化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面对数量庞大、质量参差不齐的动画片,成人如何当好“质检员”,显得尤其重要。
其一,选择价值观积极健康的动画片。学龄前儿童还不具备对行为动机的判断和理解能力,通常情况下,他们只会根据行为结果对角色进行判断,并对动画片中人物的行为进行选择性模仿。因此,成人应选择能够塑造幼儿勇敢、善良、乐观向上等品质的动画片给幼儿看,而不能选择含暴力、粗俗等因素的动画片。如动画片《小鸡快跑》就是好的动画片,它告诉幼儿,生活中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只要不放弃,就一定会实现梦想。动画片《麦兜的故事》,可贵之处就是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人的善意。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选择动画片时,必须精细,甚至要自己先行观看一遍,而不能仅根据片名进行选择。比如一些“邪典动画”,正是披着幼儿熟悉、热爱的动画片的外衣,实则传播暴力色情内容。
其二,因“童”选片。针对儿童的不同特点,应选择不同类型的动画片。比如针对娇气、懦弱的幼儿,家长或教师可以选择情节相对复杂,以拯救、战斗、保卫等为主题的英雄型动画片,如《哪吒闹海》《葫芦娃》《黑猫警长》等,从而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品质。如果幼儿胆小、内向,可以看看谐趣型动画片,情节简单,动画人物的行为、言语、表情都具有趣味性和幽默性,如《樱桃小丸子》等,以培养幼儿乐观、积极的心态。针对挑食的幼儿,可以选择强调“蔬菜威力”的,或者创设主人公爱吃蔬菜或水果情境的动画片,比如《大力水手》等。
其三,选择能够发挥幼儿想象力的动画片,从而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但与此同时,成人必须引导幼儿学会辨别想象与真实环境。比如有幼儿喜欢看《机器猫》,但由于很难分清真实和虚幻的生活,某地竟出现了孩子模仿机器猫从窗户里跳出致死的悲剧。教师、家长要智慧地教育儿童,不能把动画片中想象的情节迁移到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