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小白救星——区块链“首席翻译官”来了》一文中说到,简书现在的做法叫做“币改”,就是要走上虚拟数字货币化之路。用简书钻的方式衡量每个人对简书的贡献大小。这等于是把简书这个经济体彻底私有化了,彻底到什么程度呢?——每位参与者都是股东(简书钻即原始股)。
无论你是文章的作者,专栏的组织者,还是点赞人、评论人,以及这一切的记录人(学名:出块节点),当然更包括简书的运营团队、全体员工、投资人,大家都会按照不同的贡献率,被分发等值的简书钻。
这就是“币改”的本质。目前所有传统经济引用区块链技术走的都是这个路子,然而国内尚无特别成功的案例。所以简书此番如果成功了,那将是教科书般的殿堂级存在,你我不仅亲眼目睹了这个“见证奇迹的时刻”,更是这段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名副其实的亲手创造了它不是吗?就像我现在这样,坐在孩子补习班教室外面,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
我们做的这些在区块链界被称为“贡献”,这跟传统行业倒一样。什么是贡献大,什么是贡献小?得整出一套标准,让人心服口服,才能鼓(忽)励(悠)更多人参与进来,一起做贡献,把蛋糕做大。这套标准行话叫“机制”,俗称“游戏规则”。你做的贡献有两种尺子可以衡量,一把叫“权益证明”,一把叫“工作量证明”。
工作量证明,英文名:Proof-of-Work,简称PoW,眼熟不?顾名思义,用干了多少活儿,作为应得多少币(钻)的依据。
权益证明,英文名:Proof of Stake,简称PoS。是用你现有多少权益(币),作为能得多少币的依据。
目前这两种机制都是区块链项目的通行玩法,所有人都认,是“共识机制”。在具体处理事情的时候只能二选一,通常挖矿这种特别需要量化的活儿用工作量证明,多劳多得,直观有效。但缺点是使得大家都争着花力气,会消耗计算机一定的时间(算力)。
有些事不能以谁工作时间长谁就说了算为标准,就像员工就算工作时间再长,在企业决策上,也不能做老板的主,以维护网络安全来说,就需要用权益证明,这同工作量证明的按劳分配相比,算是按资分配。
二者各有优势和劣势。为什么不能两套机制一起用,扬长补短?不说大家也明白,衡量一件事怎么能用两套标准呢,一个人要是有俩领导,那这工作就没法干了。两把尺子之间的取舍问题成为区块链界一个重要话题。
区块链的江湖,可谓是强中更有强中手。简书就是其中一个,Carlos Jin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内容平台运营方面积累的大量经验,针对通证(Token)时代的内容创作特点,在简书项目上使用了新机制,这就是——贡献证明(英文名:Proof of Contribution ,简称PoC)。
贡献证明简直就是为写作社区量身定制的一种玩法,从内容贡献、投票权重、内容热度值、内容奖励分配,到运营贡献、社区治理奖励、介绍人奖励方面做了全方位的精密的计算和考量。
以数学的严谨更加公平、合理的奖励所有社区用户日常劳动贡献,使社区整个生态得到正确地激励,生态也就会不断朝着增长的方向发展。所有持币者将随着生态的发展,得到好的收益回报。
贡献证明的算法有点复杂,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