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几本书,突然有了这样一个感悟:每个人都会有孤独感,孤独或许是人的一种本性。
因为人的社会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堡,藏着许多不为人知、不便为人知或者不想为人知的心事和秘密。
孤独或许是人的一种特性。它能让人感觉到自己真实的存在,而不是宇宙中虚无缥缈的幻像;它能让人感知自己的内心,觉得自己不是行尸走肉地活着。
有时候,孤独反而让人感觉充实,因为独处时对这世界的觉察,对生命、大自然及宇宙的思考都是自己内心的富足。
所以,当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孤独感,而且孤独感并不是一件坏事的时候,许多事情都可以释然了。
除了孤独感之外,还有一个关于信仰的问题。
在我看来,信仰可以分为两层:
一是指被认为可以主宰万物的真主、上帝或佛等等,这一般是宗教层面的;
二是指个人的价值体系,简单点就是人为了什么而活着(事或者人)。
宗教信仰并不是人人都有,而后者却涉及到每一个人,我想说的也是这一层面的信仰。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行为或想法突然有了很大的异样,那可是说是他的价值观有了变化,也就是这个人的信仰动摇了或者改变了。
有些人的信仰在自己身上,有些人的信仰在别人身上。也就是说,有人为自己而活,而有为别人而活,例如父母,爱人或子女。
如果一个人把信仰放在别人身上,一旦发现这个人不值得自己为他而活了,或者这个人离开了,自己的信仰就会受到冲击,或者消失。这个时候,人很有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沼,甚至失去活着的动力和期盼,自暴自弃。
也或者,有人会从自暴自弃中觉醒,再也不为别人而活,只为自己活着。
但是,这种转变很容易极端。初期的表现,就是变得自私,不再为他人着想,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个时候,需要慢慢地进行第二次觉醒,找到自我与社会的平衡,与他人、与世界和谐相处。
曾经以为“活到老,学到老”是书上的真理,是现实的口号,通过对孤独与信仰的思考,恍然发现,这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正在做的事情。
人生都是未知,我们活着,不过是在岁月的长河里探索着前行。成长是一次孤独的旅行,没有人可以完全借助他人的经验,下一步在哪里落脚,接下来该走向何方,都来自自我独立的思考与尝试,这种带着些迷茫与无助的孤独感,是生活的必需品。
孤独是生活的状态,而信仰便是生活的动力与支柱了。
有多少人因至亲的离去而没有了活着的勇气,因为至亲的离开,带走了一个人活下去的信仰。最近看《延禧攻略》更是深有体会,后宫的女人总把皇帝的恩宠和龙嗣作为自己的信仰,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而不顾一切不择手段,诞下龙嗣之后,又以让其登上皇位为目的而与其他嫔妃勾心斗角。一旦失去了圣宠,或皇子不幸夭折,便心灰意冷仿佛失去了生活的意义,此时她只能为自己寻找下一个信仰—得到皇宠再生一个孩子。
后宫的女人母凭子贵,想再紫禁城内活下去,这也实属无奈。而如今,男人和女人都摆脱了某种无形的礼教,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而真正为自己而活的人,依然是稀有而珍贵。
生命的可贵在于,绝无二次。若要不虚度此生,必须要学会与自己相处,与孤独握手言和,正视自我的价值,以自己为信仰。一个能与世界和谐相处的人,一定是善于与自我相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