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不太理解书信一类的书,既是家书,怎么能公之于众,给外人看呢?而且信里最多写些问候关爱之语,能有什么看头。直到我看了《傅雷家书》,终于打破了之前的偏见。这本书让我收获颇多,也是第一次因为看书而落泪。简单又朴素的语言和表达,溢于纸上的关爱,让人亲切,让人联想到自己的亲人,人类之间相通的感情难免触动到心底柔软的地方,仿佛感同身受。
傅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傅聪是国际上著名的钢琴家,常年在国外,后改为英国国籍。二儿子傅敏是英语教师,在北京任教。《傅雷家书》主要是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信。虽是家书,但《傅雷家书》的内容并不局限于父母对儿子的嘘寒问暖,更多的是艺术(主要是钢琴)和为人处世方面的探讨。
傅雷一直叮嘱儿子要学艺先学做人:“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给儿子的信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生活顺利,美满。给儿子的信里满是对儿子生活的关心,以及对儿子事业的建议。后期傅雷在国内饱受折磨,而傅聪在国外被迫改为英国国籍,在重重精神压力之下。傅雷对儿子的信里,多了很多规劝儿子说话要注意,谨防小人的建议,以及人到中年对生命的种种理解。字里行间多了许多悲怆之情。
看了《傅雷家书》,不仅是感叹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付出,父母在儿女面前小心翼翼,既希望能维持中国式父亲的体面与威严,又渴望儿子对自己关心和帮助的纠结复杂的心情。更是感慨傅雷作为特殊时代的一代文人,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宽容,对自己的严苛。其胸怀之宽广,我辈自叹不如。
《傅雷家书》对我影响挺大的,以至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跟别人推荐这本书,它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含蓄为主的文化背景下,父母对孩子那种炙热却委婉的爱,它让我感同身受,读到动情处,也会潸然泪下。不断的让我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想象他们对我是不是也和傅雷夫妇对儿子那样期待又隐忍,渴望却又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