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书朋推荐 || 编号:[1464]
。。原作名: Somewhere Towards the End
。。ISBN: 9787220126437
。。内容简介。。
《暮色将尽》是戴安娜·阿西尔的代表作,获得了科斯塔传记奖、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等众多奖项,是她临近90岁高龄时写下的一本老年生活随笔,言辞坦率豁达,饶有趣味。
她由步入老年的种种变化说起,夹杂着对自己过去人生的回忆,她大方回忆自己的几段情史,坦承自己对错失母亲身份的淡然,诚实面对老年的痛楚,但也仍满怀热情地谈起在园艺、绘画、读书、写作等过程中收获到的新鲜体验。
总体而言,阿西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女性样本,让我们看到一个普通的知识女性,是如何在与世界的周旋中保存独立的自我,并最终坦然面对衰老与人生终点。
。。作者简介。。
◎ 著者
戴安娜·阿西尔(Diana Athill,1917-2019),英国知名文学编辑、作家,1917年出生于英国诺福克,安德烈·多伊奇独立出版社的创始董事,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编辑之一”。76岁退休后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了小说及多部回忆录,获得科斯塔传记奖 等诸多奖项,从此声名远扬。她一生未婚,于2019年1月在伦敦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去世,享年101岁。
◎ 译者
曾嵘,199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译作发表于《译林》等杂志,已出版译著十余部。
。。短评。。
#
“发现如果有人在写作方面拥有极高技艺,就相当于有幸生来就获得了十个人的精力。”
#
岁月滔滔,时代更迭,却始终逃不出爱情和婚姻这个话题,不管如何选择,都希望每个人都能活出自我。孩童时代,我们盼望长大。长大之后才明白,原来长大也有烦恼。当我们步入老年,希望我们能告诉自己:这一生,很值得。
#
一本小小的书,探讨了变老和死亡,爱情与性(因为90岁写的所以真的很坦荡),宗教,多和年轻人相处,爱的责任和义务比如照顾其他老去的人,兴趣爱好,阅读和写作,不要后悔等等。变老最大的好处是写作。作为人的疆域的粉丝,看到卡内蒂的自恋一直被她嫌弃,感到有点好笑。
#
阿西尔的回忆录有种毫不妥协的坦诚,让人羡慕这样的人生。前半生是英国的好编辑,退休之后把自己变成了写作者。2008年《暮色将尽》出版后,英国小报的报道标题是:一个九十岁老人的滥交自白。阿西尔说她对这个标题喜出望外。百岁的时候,她骄傲地说,我相信没有人相信一个百岁老人还可以靠他们的笔生活。
#
一个人如果无法享受睡眠——这日常生活的最大快事,这幸福的天然封条,这从悲伤无聊中逃脱的确定路径,这温驯顺从的神秘感……该是多么痛苦的事啊!
与年纪大的人在一起生活,你就得暂停自己的生活,她不再具有调整自己去配合别人需求和口味的能力,你的作用无非是纵容她更多地沉浸于自我之中。
当死亡向他走来,身体需要经历的战役并没有让他恐惧,但不得不向还没有享受够的生活说再见,却让他深感悲哀。
和年轻人在一起的好处,不仅在于他们能激发感情,你能观察他们生活的趣味所在,而且,只要他们在你身边,就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足以抵消老年生活中令人不快的因素。仅仅因为自己正在逐渐变糟,我们就倾向于确信一切都变得不好。但反过来想,如果我们能突破自己感知的局限,知道有些人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朝着虚无延伸的黑色细线末端的小点,而是生命这条宽阔多彩河流的一部分。
我是在狗的陪伴下长大的,所以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人不喜欢狗。
#
所谓信仰,就是一个人决定相信他未必有理由相信的东西,并期望通过这一决定使信仰发生,继而内心得到安慰。
引自 第四章
#
一本讲老年的书并不一定要以呜咽收场,当然也不可能锣鼓喧天。你们找不到什么可供汲取的教训,没什么新发现,也没看到什么解决方案。除了一些随意的散漫想法之外,别无所余。其中一个想法是,在这个年纪回头看自己的一生,虽然人的生命与宇宙相比如白驹过隙,但从自身的角度,它却依然令人惊异地宽阔无比,能容下许多相互对立的不同侧面。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同时包含宁静和骚动,心碎和幸福,冷酷和温暖,攫取和给予,甚至更加尖锐的矛盾,比如一边神经质地确信自己注定失败,一边觉得自己会成功甚至因此扬扬得意。不幸意味着命运的钟摆从较好的位置荡到了较差的位置,并停留不变,一个人快乐的安全感遇难终结;而大部分人的生命经历着命运的跌宕起伏,并非一味朝向幸或不幸的极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其终点距起点并不遥远,好像一开始就设置了基准,永远停在那里,不论你怎么绕,最后终将返回原地。
引自 第十六章
#
人年轻时,很大一部分自我是基于别人怎么看待你而创造出来的,这一特点通常会持续到中年。
引自 第十三章
#
期望不对等的忠诚,这种观念全无实际意义,无非是想取悦世袭体系里的老大罢了。夫妻关系里,我觉得善意和体贴才是最重要的,而性的不忠未必会导致这种关系终结。
引自 第二章
#
她问,为什么要用虚幻的而不是真实生活相关的故事来教育孩子呢?但我倒觉得,孩子们之所以会对书里的动物们有反应,是因为人在小时候,并不需要去发现或认识“真实生活”,他们最需要发现或认识的,其实是自己的感情。
引自 第二章
#
死掉的东西并不是生命的价值所在,但这内藏自我的破旧残损的皮囊,连同着自我对自我的意识才是,这一切,将与所有人一样走向虚无。这就是为什么死亡和旁观者毫无关系,因为除非某人在无意识中逝去,即便将死的人,依然充满了生机,自我依然鲜活地存在其中。
引自 第十六章
#
我有一次将死亡想象成一次习惯性的入眠,这是个我很喜欢的意象。关灯前我花了一两分钟,聚了聚神,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黑暗拥抱,然后将脸转向下方,手脚摊开,我的床立刻变成了一艘载我漂向黑夜之海的小舟。这种感觉非常奢华,混合着一丝难以觉察的危险气息,栩栩如生,充满诱惑。
引自 第三章
#
我觉得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无尽的玩笑》里的表现尚能称道,但他似乎写得太费力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也常能在巨人的行列找到一两个立足点,还有帕特·巴克关于“一战”的系列小说,以及希拉里·曼特尔,她在《一个更安全的地方》(这本书的关键,是从罗伯斯庇尔、卡米耶·德穆兰和丹东的角度来观察法国革命的!)绝对达到了这种状态。
引自 第十二章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