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你内心做事就会有这样的结果——你经常会展现出远远超乎水平的能力来
对于这句话我深有感悟,上一篇文章《如何成为优秀的人》第一次入选简书首页,得益于我遵循了自己的内心,把心中那股强烈的想法书写出来。
平时晚十点多,是我们都已入睡的时间。而那晚想要表达的感觉特别充沛,各种想法在脑海中盘旋,文字像泉水一样从心中涌出,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我的第一篇简书首页文章。
而在平时写出一篇好文章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资料,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构思,完成整篇文章后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修改。那我们如何去训练这种感觉,去察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呢,由此而成为优秀的人呢?
001坚定自己的立场
很多时候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对于相同的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回答,我们看谁都说的特别对,然而遇到现实问题,我们用哪个方法都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立场,那么我们很容易陷入到这种情境中,自己越学习越迷茫越焦虑。
比如“面对孩子要一个东西而哭闹,我们该立即满足还是延迟满足?”,一部分育儿专家会说,孩子要无条件的满足,让他充分感受到爱与安全感,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有益;而另一类育儿达人觉得,孩子应该延迟满足,这样可以培养他的自我控制能力。
单独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两类文章写的都对,但是你的立场是什么呢?是不是应该要结合具体的实例背景来分析?
对于三岁以下的宝宝,我们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无条件满足,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他对于自我价值观念,来源于妈妈对他的一个照顾,妈妈觉得他是一个好宝宝,我就是一个好宝宝,他对自己的自我价值是人格形成最基础的东西。妈妈温柔的对待他、满足他,给他很重要的安全感,这是他人生中的最重要的时期,为后来他对待世界是什么样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三岁以上孩子的要求,我们可以延迟满足。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已经离开妈妈的怀抱,开始接触更广阔的空间,他需要去学习一些规则,开始真正的自我负责。如果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条件的满足,那样只会给他传递一种,他是宇宙的中心,只要他要,就没有得不到的东西,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面对任何事情,优秀的人拥有自己的观点立场,会带着自己的问题去看事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002尊重自己的感受
2006年,美国一位富翁以60多万美元的价格竞拍到与巴菲特一同进餐的资格,他从巴菲特那里获得了什么教诲呢?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这个富翁说,巴菲特一再跟他强调,他生命中的最重要的教诲来自于父亲。这个教诲是,尊重你自己的感受。
假如你是一棵树,别人对你的态度就是一阵又一阵的风,如果你很在意别人的意见,那意味着,随便一股风,都能将你剧烈摇动,甚至将你吹倒。作为一棵树,你能否矗立在大地上,根本取决于,你有多少根系深入大地。
生活就是大地,你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密的感受就是一根或粗或细的根,你的感受越是丰沛,你的根系就越是深入大地中,那样一来,就算是很强烈的风也不能颠覆你的立场。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感受就是你与事物建立关系的那一刹那的产物。
武志红说,你的感受就是你与某一事物的连接。
当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那么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被人所影响。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因为他人对我们的评价而自我攻击或者攻击他人,盲目自信又盲目自大。如果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来看待他人的评价,那么我们就不会那么受到他人的影响。
一颗树,如果只有一条主根,没有任何侧根,它就算扎根再深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力量,一阵强风也可能把它拔起。一棵树需要拥有一根强有力的主根(立场)扎入深处,但也需要拥有侧根(感觉),去将土壤深处的营养吸取运输到主根,那样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的内心,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