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按照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标准,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知”农民的乡村振兴“守护者”。
浸润“为民”之心,让“守护者”明白“干什么”。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村干部是乡村振兴建设的“主力军”,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的“民心桥”,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有“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要有“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下万年松”的眼界。要扑下身,也扎下根,更沉下心,做一名“坐不住”的村干部,“坐不住”就是要真正走出办公室,扎进群众堆里、走进群众家里、暖到群众心里。访贫问苦,不因山高路远而不至;解危助困,不嫌事有烦难而推辞。
浸润“求实”之心,让“守护者”知道“怎么干”。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之下既不迷失,又不保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百花齐放”的乡村振兴中,科学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指导村干部因地制宜发展“三农”,“望”记民意、“闻”知民意、“问”听民声、“切”出民方,让村干部“知政策、懂方法、会工作”,永不停滞、永不僵化,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创新思路,提高素质,争做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开拓者”。
浸润“进取”之心,让“守护者”确保“干得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乡村振兴一线既是锻炼干部的“练兵场”,也是检验干部成色的“试金石”。要及时掌握村干部动态,有针对性补短板、强弱项。建立经常化、制度化、全覆盖的村干部动态了解机制,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在小事上察德辨才,更在大事上看德识才。“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板,而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因此,在工作中针对能力素质等方面要及时查找、补齐短板,正视弱项、解决弱项,化弱为强,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