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迷迷糊糊起来,条件反射打开手机查看课表。
无意中扫到课表上方赫然写着大三第二学期第3周,我才猛然察觉自己已经处于大三并且马上准备“奔四”了。
大概从上学期开始,身边的同学就已经开始各种实习。除了特别重要的专业课,班上似乎总会少那么十几号人。
有时在学校公车站等车,会看到一个个身穿正装满脸疲惫的身影。偶尔走在他们身边,谈论的话题永远绕不开实习、工作、找房子。
前些天跟Peter聊起这个话题,他说之前在一家小规模的财务公司实习时,每天唉声叹气的,抱怨没学到多少东西,很多时候简直是浪费时间。
那时整天想着能找到一份有意义的实习,除了能够拿到实习证明之外,最好还能学到一些专业技能。
现在毕业了,心心念念的那份理想实习还没找到,又多了一份恐惧。而这是实实在在的,对于生活的恐惧。
我跟他说,广州这边的竞争那么激烈,有没有考虑过回家工作呢?
一句话似乎戳中了他的心坎,他好几次欲言又止,终于跟我说出了他的想法。
他说广州工作难找,找到的工作也不一定称心,而且衣食住行都要靠自己,眼下找房子的事就足以令他头疼好一阵子了。
可他还是想留在广州,年轻就应该闯。
他看到这里有数不清的机会和可能,他不想回到家乡那座小镇,过着一种毫无激情的生活。
我问他家里对此怎么看,他一下子耷拉下来。
他妈妈最近经常给他打电话,说奶奶身体不好,整天叨念着他这个最小的孙子。眼看Peter快要毕业了,如果按照家里的想法,他大概会一毕业就回到家里,在他妈妈给他安排的单位工作。
最后Peter说他已经可以预见那样的生活:每天被妈妈叫起来以后,来到离家十几分钟车程的单位,看着几个上了年纪的大妈在闲聊嗑瓜子,剩下的大叔们每天讨论的话题无非是下班以后去哪里消遣。
他成为单位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而很快,他就只是看起来像年轻人了。
Coco打趣地跟我说,你们这些考研的人好奢侈噢,这么轻易就把两三年时间扔进学校,也不带犹豫的。
其实我有犹豫,也考虑过成本。不过我明白她的意思,她觉得选择考研的人很有勇气。
考研从来都不是躲开就业高峰的避风港,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顺延。
你可能说,多年后研究生文凭一拿出来,就轻松挤掉数以万计的本科生;但是考研落榜,重新挤回就业人潮的人也不在少数。
依稀还记得前些日子嘻嘻哈哈跟她去相馆拍正装照,现在她除了偶尔回学校上课以外,基本上已经过上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
她是一个对自己生活很有规划的人,我没少听她的人生规划宏图。
她说现在实习的这家证券公司是新起步的,没有其他大公司有经验,但是会给新人很多空间。
她觉得这里的工作氛围很好,上班不会很沉闷。以后她想转去做互联网金融。有时经过图书馆,会看见她在埋头看书。
她说,现在想的这些一点都不早,毕业以后,身后时刻会有一辆皮卡车推着你往前走,不管你愿不愿意。
我问过她在广州工作是顺其自然的事情,还是深思熟虑以后的决定。
她说也谈不上深思熟虑,有段时间想过,不过很快,就在这边工作了,也不完全算是自己的决定。
就在我以为她跟Peter一样,也觉得家乡的工作机会少的时候,她跟我说了些其他的看法。
她说还有一个挺重要的原因是,她不想在毕业工作以后,每天面对自己的父母。
她的父母这几年虽没催着她找男朋友,但也会见缝插针地在电话里跟她说一些他们看起来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
比如,找一份收入稳定风险小的工作;每个月哪怕再拮据,也要存下一点钱;最好能自己供几份人寿保险……当然还有各种琐碎的日常唠叨,应该做各种“对身体好”的事情。
“每次回家面对父母,我能体会到他们那份发自内心的关心,可是看着他们憔悴的模样,我就躲不开从小到大一直看到的那些画面:他们为生活,或者说为一个家庭费心费力的画面。”
她不想那么早就被笼罩在预设好的一家三口定式里,她要以另外两个人为重,凡事斟酌是否有最优选择,尽管目前另外两个人只是虚设。
那你不会想家吗?
问完以后,我感觉我问了一个十分愚蠢的问题。
好像没有哪个漂泊在外的人不想家吧。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离开家,在外打拼。只是决定离开家的那一刻,心里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念想吧。
Coco说,不是每天面对面就能增进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相比之下,她更乐意在弥足珍贵的共处时光里大家掏心掏肺。
最后我们提到了各自的家乡,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我兴奋点开手机里我的那座小镇的公众号给Coco看,我家前不久才开通了公共自行车。尽管最流行的共享单车还没有盛行,我依然会为它感到自豪。
她也会跟我说,有时待在广州这座恍然有点陌生的城市,会不自觉有一种距离感。
她说那是一种天然的距离感,与时间和熟悉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与其说害怕它困住了我,不如说是我无意之中把它当成了假想敌,真正的恐惧也许来自内心对未来的不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