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七十七
原文
明郑少谷诗学少陵,友林贞恒讥之曰:“时非天宝,官非拾遗,徒托于悲哀激越之音,可谓无病而呻矣!”学杜者不可不知。
译注
明朝郑少谷写诗学习杜甫,他的朋友林贞恒讥笑他说:“现在已经不是天宝年间,你的官职也不是拾遗之职,凭空发出悲哀激越的声音,可谓是无病呻吟啊!”学习杜甫的人不可以不引以为戒。
郑善夫(1485年—1523年)字继之,号少谷,又号少谷子、少谷山人等,闽县高湖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高湖村)人,明代官员、儒学家(阳明学)。弘治进士,正德初始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辞官。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以谏南巡受杖。嘉靖初,起为南京吏部郎中。善书画,诗仿杜甫。著有《郑少谷集》、《经世要谈》。
林燫,字贞恒,号宗伯,闽县林浦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林浦村)人,明嘉靖三年(1524年)生。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林燫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擢修撰。嘉靖三十二年充景恭王讲读官,升司经局洗马兼侍讲官,参与校录《永乐大典》和纂修《承天大志》,志成后,上赐金40余两。后转国子监祭酒,加太常寺卿。其祖林瀚,其父庭机皆祭酒,世称“国师三祭酒”。隆庆元年(1567年),林燫擢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充经筵日讲官,并任《世宗实录》副总裁和吏部侍郎。万历元年(1573年),进工部尚书,又改礼部尚书,后因母丧、父老,家居7年,万历八年先父而逝,年56岁,赠太子少保,谥文恪。著有《学士集》、《四书直解》、《诗说》等,并编修《福州府志》,册辑《八闽通志》。
拾遗,唐代谏官名。武则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置,置左右拾遗分属门下、中书两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位从八品上,稍低于补阙。北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南宋一度沿设,旋罢。明初又设左右正言,不久即罢。建文帝设拾遗,成祖即位后罢。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后人因称为陈拾遗、杜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