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篇第十

乡党篇第十

文:recycler

12/98,9865字

(一)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钱穆白话试译:

孔子在乡里间,其貌温恭谦逊,好像不能说话的一般。他在宗庙朝廷时,说话极明白,不含糊,只是极谨敕。

他说:

本章记孔子在乡党、宗庙、朝廷,所表现的语言、容态各有不同。居家乡时,与乡亲、宗族父老相处,他总是信实恭慎,谦虚得像不大会说话似的。然而在宗庙、朝廷之上,却能侃侃而言,辨明事理,但是态度非常谨慎。一般人或许以为孔子在乡里和宗庙朝廷上宗庙两幅面孔?其实这正是孔子谨慎诚敬的具体表现。在乡里之中,因有许多长辈在,孔子恒以晚辈自抑,谦逊木讷,绝不卖弄口舌、妄自尊大,也绝不以贤德骄于长者。但在宗庙朝廷上,因负有职责,所以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说理明白、不含糊。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表现,并无矛盾。

我思:

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不该说的时候不说。在不同的环境,与不同人相处,表现不同的礼仪。

(二)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钱穆白话试译:

孔子在朝廷,当他和下大夫交谈时,侃侃然和气而又欢乐。当他和上大夫交谈时,誾誾然中正而有诤辨。君视朝时,孔子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紧张,也不弛懈。

我思:

这就是孔子对待下位者上位者以及国君的态度。人没了礼,就会没大没小。孔子告诉我们三种态度,是标准态度吗?是希望我们都按照这样去做吗?如果这些人同时在场,这样不断的态度转化,对人是尊重吗?是不是有趋严富贵之嫌。当礼在人心扎了根,等级制度立马分辨出来。之所以有上下之分,是因为人的智力或是品质有高低之分,我们敬重上位者,是因为尊重他们的才学。我们与下位者欢乐,我想是为了消除彼此的隔阂。如果人人都按照孔子的态度,上位者对孔子欢悦,孔子对上位者中正。感觉情绪对不到一起。个人感觉,这句话,是孔子要求自己的。并不是要求别人一定要这样。人人学孔子,都学了这些,该如何相处。

(三)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檐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钱穆白话试译:

君召孔子使作摈相,孔子必变容庄敬,行路如脚下有戒惧般。对同立的其他摈相作揖,左边右边,挥张两手,衣服前后开动,整停不乱。由中庭趋进时,如鸟舒翼,(状态端好)。宾退了,必回复所命,说:“宾不再回头了。”

我思:

最后一句为何意?送走了宾客,回复说,并不再回头。是指宾客彻底走远。没有顾忌,请君主放心。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礼仪如此重视。礼多感觉对外人重视,对内部人等级森严。为什么要重视,自己好面子。人与人之间是建立面子往来,不是利益的往来。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就是感情往来,其次是面子。至于利益往来,最简单最省心。

(四)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舏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跛躇如也。

钱穆白话试译:

孔子跑进公门,必敛身谨敬,像那公门容不下他身子般。不在门中间立,亦不把脚踏门限上。行过国君所常立之位,容色必变,举足盘辟,若履危临深般,说话像不他身子般。牵衣升堂时,敛身屏气,像不呼吸般。待退下自堂,降堂阶一级,颜色便舒展了,怡怡然有和悦之容。走尽堂阶,下及平地,便疾步向前,像鸟张翼般,端好而开展。再过君位时,跛跛躇躇,又是一番起敬。

我思:

只能说孔子太讲究礼仪了,站行都有标准。

(五)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钱穆白话试译:

孔子为聘使,执君之圭,敛着身,像不胜其重的样子。执圭在上,像和人作揖般,在下,像授物与人般。面色战战兢兢,两足像迈不开步,又像足下有物,循之而前般。及享礼时,便有容色了。神气开发,不再那么作战兢之态了。待作私人相见时,更是愉愉然,和颜满容了。

我思:

孔子出使他国的礼仪。孔子演习教弟子礼仪。并非真的出使他国

(六)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又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钱穆白话试译:

君子不把玄色纁色来作衣领与袖之边。不把红色紫色做日常私居之服。当暑天时,在室内穿葛单衣,但出外必加上衣。黑衣内用羔羊皮的裘,素衣用小鹿皮裘,黄衣用狐裘。在家私居时所穿之裘,较出门所穿者稍长,又把右袂裁短些。夜睡必有寝衣,其长过身一半,下及两膝。冬天把狐貉皮来做坐褥。除去在丧事中,大带上没有不佩一切备用的玉器的。除非朝祭用正幅的帷裳,其余所穿裳,总是开剪斜幅缝制的。吊丧不穿黑羔裘,不戴玄色冠。每年正月岁首,必穿着朝服上朝去。

我思:

穿衣服的礼制

(七)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钱穆白话试译:

遇斋戒时,必有特备的浴衣,用布为之。斋时必改变日常的食品,又改变日常的居处。

我思:

斋戒时的礼仪。

(八)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钱穆白话试译:

吃饭不因饭米精便多吃了。食肉不因脍的细便多食了。饭食因湿伤变味,鱼烂了,肉腐了,都不吃。色变了,也不吃。味变了,也不吃。煮的生熟失度,也不吃。不当时的不吃。割的不照正规的不吃。调味之品不合适的不吃。案上肉品虽多,不使吃的分量胜过了五谷。只有酒,不加限制,不及醉而止。只做得一夜的酒,外面街市上卖的肉脯,都不吃。吃完了,姜碟仍留着不撤,但亦不多吃。若赴公家助祭,所得祭肉不过夜,便分颁于人了。自己家里的祭肉,不出三天,也必吃完分完,过了三天,便不吃了。食时寝时都不言语。即使是粗饭,菜汤,瓜类,临食前也必祭,而且必其貌肃恭,有敬意。

我思:

吃饭时的讲究。食物变味、变腐、变色不吃。火候不对也不吃,有点浪费了。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吃,有点苛刻了。刀工不合度,酱配不对,肉过多,酒没量,买来的酒,不去掉姜。这些都不吃。孔子老师吃饭太讲究了。酒和干肉如果不吃买的, 自己又没原料,那吃什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怎么理解?是指睡前吧。

(九)

席不正,不坐。

钱穆白话试译:

座位没有端正,不坐。

我思:

坐姿礼仪。

(一〇)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钱穆白话试译:

乡人饮酒,待老人持杖者离席,也就离席了。逢乡人行傩礼驱鬼,便穿上朝服,立在家庙的东阶上。

我思:

饮酒的规矩,主指敬老。驱鬼的规矩。

(一一)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钱穆白话试译:

孔子使使者向他邦友人问好,必再拜而送之。季康子送药品来问候,孔子拜而受之。告使者道:“我还不知道那药性,暂时不尝了。”

我思:

送别的礼仪。药性不知不敢吃,普通人送药还是不吃为好。在不知的情况下,姑且只能听任专家意见。如果再较真,自己不了解的药物,谁送的都不吃。那很多病都无法解决。

(一二)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钱穆白话试译:

孔子家里的马房被烧了,孔子退朝回来,知道了此事急问“伤人了吗?”但没有问到马。

他说:

孔子学说以仁为本,所谓仁者爱人,这一个仁字,不但履见于孔子言论当中,也经常在生活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这一章所阐述的道理,其实不难懂,一般人也都同意朱子的看法,认为孔子问人不问马是对的。但是有多少人肯知而能行呢?比如说两车相撞,我们是先关心自己的车子撞坏了没?还是有无人员受伤?车房起火了,是先问烧到自己的车没有?还是先问烧到人没有?有人对爱车伺候的无微不至,又擦洗、又打蜡,对自己的亲人却不闻不问。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省的。虽然这些问马不问人的现象令人难过,但也有不少胸怀仁心,如消防队员之冲入火场救人,真正体现了孔子这种问人不问马的精神,在逐渐物化的今日社会,予人无限温馨。

我思:

出了事故,人的第一直觉是想到直接关系的人事物,车祸想到车损,马厩烧毁想到的是马,房子被水淹想到是房子。这是一般人的最简单的思维。但是天灾人祸往往存在人的伤亡。但凡有二层思维的人,都会想到这点。也都会认可人比物重要。心直口快思维单一的人,往往会把第一直觉说出来,但在外人看来,这是重点的错误。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事莫慌,细心分析,不轻易下决定。不说话,总比说错话要好一点。更好的状况,还是变成聪明人,变成一个以人为本的聪明人。这才是做人的基本。房子车子马失去了可以再获得,哪怕是毕生心血,也是外物。而人却是最常情的陪伴。但是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浓重。人与物的关系,有时超过了人与人之间关系。这是人选择的自由,还是人心的冷漠。任何人的选择,任何人的话,都有它的理由。见怪不怪,我们不能指责别人,做好自己认为对的事就可以。

(一三)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钱穆白话试译:

君赐食物,必正了席位先尝它。君赐腥的,必煮熟后先荐奉于祖先。君赐活的,必养着。侍奉国君同食,在君祭时,便先自吃饭了。遇疾病,君来问视,头着在东边卧,身上加披朝服,还拖上一条大带。君有命来召,不待仆者驾车,径就徒步先行了。

我思:

祭祀前 ,先吃饭,是表示敬意。严格等级制度,是好还是不好呢?人生来平等,因为出生不同,造就了君臣差别,因为智力不同,造就了臣民差别。人们只认可智力和勤奋造成的差距,因为出身不同而缠身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人们是无法接受的。孔子的利益制度,就是为了平复人民的情绪,接受上下关系制度。孔子的思想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接受现实,更好的为现实服务。

(一四)

入太庙,每事问。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走进太庙,遇见每件事,他都要问。

我思:此条重复。

(一五)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钱穆白话试译:

有朋友将死,其人没有归处,先生迎之来,说:“病中在我处寄居,死了在我处停柩吧!”朋友有馈送,除了祭肉,虽是车马贵物,先生受赠都不拜。

我思:

交友的情谊,交朋友如果只重利益。人或者,做的一些事,是为了让对方记住自己的好,记住利益关系。然一旦人死,关系连断裂,朋友就没法做了。更不会花钱。由孔子对待死去的朋友看出。活着的时候是真心对待朋友。死了才会怀念惋惜。祭肉是那些肉?牛羊吗?孔子只重视礼仪。对金钱衡量的昂贵车马不感兴趣。

(一六)

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钱穆白话试译:

寝卧时,不直挺着四肢像个尸。居家时,不过为容仪像作客。见有穿丧服的,虽是平素亲狎之人,也必变容色志哀悼。见戴绕的和瞽者,虽是卑亵之人,也必在容貌上志不安。路遇凶服的人,虽负贩之贱,也必凭轼表敬意。宴会有盛馔,必从席上变色起身。遇疾雷猛风,必变色表不安。

我思:

一、现在何为礼服?西装正装中山装吧,穿这些,我们应该礼貌对待。平时穿其他衣服,需要礼貌对待吗?嬉笑怒骂严肃认真皆由人。别人认真着装,代表一种礼貌。我们就该礼貌对待。二、别人饭食款待,无论内心多大的情绪,遇到这事也要表现出喜悦的面色。三、雷雨大风天,为什么要改变脸色?古人敬天意变化,我们现在人不敬了。

(一七)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钱穆白话试译:

升车时,必正立着,两手把执那绳子才上去。在车上,不回着头看,不高声说话,不举起两手来东西指点。

我思:

车内乱回头,高声说话,指点左右。这些行为让人生疑。现在车内有很多不文明现象,尤其是高声说话,并不仅仅在车内,任何公共场所。打电话,与人对话,总是提高嗓门,恐怕接受信息的对方听不清。 是车的噪声大?是手机听筒质量差?是我们耳朵不好使?思来想去,人们太自由,自由到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人们太急,急到等不急下车通话。这是时代的特色,自由和着急。

(一八)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钱穆白话试译:

只见人们有少许颜色不善,便一举身飞了。在空中回翔再四,瞻视详审,才再飞下安集。先生说:“不见山梁上那雌雉吗!它也懂得时宜呀!懂得时宜呀!”子路听了,起敬拱手,那雌雉转睛三惊视,张翅飞去了。

我思:

脸色不好看,连野鸡都看得出来,更何况人呢。人的面色,很容易影响周围的人的情绪。悲伤的装不出高兴,高兴的没法投入。最后不欢而散。能怎么办呢?心情不好就不参加?装作喜悦参加?都不是办法。孔子的认为,压制个人的情绪,要表现喜悦,融入集体。而今天看来,这一做法仍有现实意义。随着人的自由,更多的人面对自己的情绪,不去参加或是保持情绪。不会因为外在环境而改变自己。这就是礼仪的奥义。压制内心的情绪,表现出喜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670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28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26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3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12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3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45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96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96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9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26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0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06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85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1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21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