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经验,让你不至于丢进坑里,永无翻身。
购物经验,让你抵抗恶劣商品,免受心灵创伤!
运动经验,让你的身体免受伤害。
经验,这些都是价值千万的经验,你何曾整理和使用?!
上个月,我去参加了一场关于跨境电商的盛会,听着别人的努力和成功,感慨万千。很多观点都记下来了,回来时候想想自己近三年来的工作经历,打算与行业朋友分享。听见朋友也在面前的喋喋不休,尽管无章无序,精彩万分的观念与会议无差。我意欲分享,却无从提炼,希望把盛会的观点表达,却发现和朋友分享雷同,感叹输出无效。
上周,我和几位朋友下午茶,大家都是谈论家常后,都在相继刷新朋友圈。大部分的我们,只是看别人的朋友圈感知别人生活的精彩,偶儿自发。但是,我们看了别人的精彩文章后,倘然感到很有道理,甚至触动心里,大多是会转发或者收藏。而后过了几天,我们不曾提及,就没有然后。这些方法论,我们知道,但不会使用。看了别人的经验,却无法糅合总结为自己的经验分享,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输出无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作为普通人,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接收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当我们希望回想起来,用起来,甚至提出感悟的时候。这些杂乱的信息,便变得支离破碎。于是,我们又再重复着每天的动作,似乎,每天都是input进来的东西,特定场景使用却没有被使用起来。此处用一句:书到用时方恨少来描述最贴切不过。
于是,你会变得习惯了身边的一切,麻木周边的视野,每天确实有用的人事物只有input,而没有output这个动作。大概是都市人太忙,根本没有时间总结,囊括与分享。
想到这里,感觉这种无法疏泄的情感,是否可悲。其实是否与想过,活了20多年,你除了吸收和消费这个世界所给予的,是否有馈赠和留下这个世界属于你的情怀和气息。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三点:
一、自信心不足
曾记否,当我们还是学生时候,老师在台上问问题!能主动举手回到问题的人,究竟有多少?当我们面对着班里同学发布演说的时候,能够正视,勇敢讲出自己的想法的人又有多少?是的,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从小到大,就接受许多这类教育,更多的是应试教育,而没有真真正正进入社交教育,所以我没显得比较内敛,课堂上的氛围比较倾向于比如“枪打出头鸟”,谦虚的人,知识学识并不需炫耀等观点。试想下,我们的教育有没有培育过为我们的自信心?当然,我们这班人的成绩一般也是比较好的,因为听教听话,克己复礼。而似乎不那么听教听话的人,他们更加会随心所欲,渐渐双方品格分明。随年龄渐长,阅历的增多,身边很多成绩没有那么理想的用,他们用自己简单粗暴的方式获得了成功。而我们考虑的东西越来越多,有些时候我们总是敢怒不敢言,我们大概是没有自信,难道我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做出来的会有人认同么?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内心的傍徨,社会变得越来越快。结构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于是乎,自信满满的人总是沿着自己的道路踏步向前。我们,看着周边的成果,回想自己的经历和能力,不敢尝试,却发觉渐行渐远,信心大不如前。
二、观点雷同不鲜明
这个原因应该是占比较大,观点雷同,别人已概括完善。自己再重申已时过境迁,仅此而已。实际上,任何人都可能有相同的观点。好比,任何行业都有成千上万家的竞争对手。一条步行街上,可以有3家美宜佳,实际上覆盖的人群都是一样的。但是你可以做的就是,商店里面主推和品种和其他不一样,你除了通过线下渠道揽客,也可以发展如微信送货等渠道等等。所以说,尽管观点不鲜明,但是你可以有所侧重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本人喜欢仙剑,其中一集,上官皇浦夏侯欧阳四大家在武林上同气连枝,共同维护正义,但是各自有各自的修为和凛然,在同一愿景下发挥各自不同的职能。
三、逻辑和条理性差
实际上,我是很敬佩能行文,写书甚至演讲的人,这些都是很有执行力和自制力的人,思维活跃而富有独特经验。相比起我们平民百姓,我们更多的是文书拙掘,不善言辞。举一个例子,我们以前高中写论文。老师总说论文的特征是,论点,论据和论证。只是,我们长大了,成年后又有多少人会这样子写作,俨然有逻辑,条理以及证据,已经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到。如果自己去发表些什么,跟头条身上的职业写手相比只会贻笑大方。这里面涉及到了什么因素,大概也就是社会的氛围本就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但是这种见解和观点非常多时候是缺乏论证的支持,仅仅也是发自感性上的见解。也就是说,孟母三迁,也是希望脱离了这个社会氛围罢了。
说到这里,如果你希望这种只有INPUT没有OUTPUT的生活得到改变,以上的分享已经给了大家一个解决方案。改变你的工作或者生活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行文不严密,不重要!重要是,你写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