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吴军老师的《格局》
很多人说:“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不行?”实际上,上天不会亏待一个真正努力的人,但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
我在谷歌和腾讯参与分析了业绩平平的员工,又结合一些职业管理培训专家的经历,发现特别忙但是绩效差的人,除了是伪工作者之外,通常还有三个毛病。
干了太多不该干的事情
我有一位女同事,她是十足的“工作狂”。有同事请求她帮忙,她总是一口答应,不惜耗费一整天时间。结果,下班时发现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她只能加班加点的赶工。日子久了,她成了单位里早来晚走得“劳模”,但是因为要完成的任务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交,她的绩效并不好。
她曾经和我们诉苦,我们让她推掉不该做的事情,但她早已习惯成自然,即便改正了一两天,老毛病也会很快再犯。她到单位的时间比很多人早,但是其他人用不了几年的时间就在职级上超过了她。
我讲过的伪工作者好歹会做本职工作,但像这位女同事一样瞎忙的人,往往分不清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焦头烂额在所难免。
这里我还要专门把“亲朋好友托付的事情”单拎出来说一说。因为很多人平时做事是有原则、有一定判断力的,如果是陌生人提出不合理要求,他们未必会因此耽误自己的时间,但如果是亲朋好友找上门来,原则就没有了。
我对亲朋好友提出的请求,通常用两个尺度判断帮还是不帮。第一,不帮违反原则的忙,以及自己帮不上的忙。后一种情况下要第一时间告诉对方,以免对方有些不合理的期望,反而耽误了事情。第二,分清哪些问题应该由他们自己解决,哪些需要我帮忙解决。对于前者,我通常会客气、坚决地回绝。比如,我过去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朋友又多,总有人托我带东西。我会严格区分哪些东西可以带,哪些东西直接拒绝带。iPhone(苹果手机)刚上市,中国买不到,有人托我带一个,我会答应。一来iPhone体积小,携带方便;二来它的价格较高,带一次值得;三来手机两三年才换一部,不会需要我经常带。但是有些人托我给国内的亲朋好友带美国大杏仁、尿不湿或者奶粉,我就拒绝了。一磅(约0.45千克)杏仁才能省几美元,奶粉和尿不湿是消耗品,带起来没完没了,更何况两边交接东西都要花时间。因此,这类忙我一律拒绝帮。我希望我给对方带去的是更大的价值,而不是成为搬运工。
有些读者给我留言,说他们在单位里对同事有求必应,于是很多同事占他们的便宜,凡事找他们帮忙,以至自己的工作没做好,领导不满意。我如果是他们的领导也会不满意,因为在单位里,一个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是到处帮别人忙。分不清哪些事情该做好,哪些事情不能做,难免会陷入“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一个“好好先生”。
喜欢同时做很多事情
很多人喜欢同时做很多事情,这种做事方法在英语里有个词叫作multitasking,即多任务同时处理,非常精辟形象。计算机由于计算功能强大,通信的带宽比较宽,可以多任务并行处理。但是对于人来讲,说得通俗点儿,多任务并行就是一心多用。
在我从研究人员转变为投资人,还出版了一些书之后,很多人问我是如何做到多任务并行的,又是如何实现跨界的。说实话,我在同一时间只能做一件事,也就是说,我的工作状态是单任务的,不是多任务的。我在年轻的时候曾想通过多任务的方式多做几件事,结果是一件事都做不好,时间一长,我总是在低水平上兜圈子。根据我的观察,绝大部分人不具有多任务处理事情的能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做过一项研究,表明人脑同步思考的能力其实非常有限。2009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中有一篇文章写道,人脑的带宽只有区区60比特/秒,是(那个年代)上网带宽的十万分之一。我看到的对于人脑带宽最高的估计,不过每秒上千比特。照这个速度传一副手机图片,大约需要一小时。由于生理上的局限,人在某一时刻只能接收、保留和处理少量的信息。如果一心多用,不仅不能多做事情,反而会因为来回切换任务而降低工作效率,还容易导致错误不断。
古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是给所有前去求神谕的人看的。认识自己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大脑会欺骗我们,让我们以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多。在了解自己的真实能力之前,人的潜意识总认为自己能行,不仅有潜力,还能挤压时间同时处理很多任务,但这只是一厢情愿。
当脑子里的任务积压过度,一开始可能只是出现一个小错误,不会造成太大的麻烦。但是,当有限的脑力跟不上一心多用的野心,任务积压的越来越多时,大问题就会集中爆发。
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了一个关于航空界安全飞行的法则——海恩法则。
海恩发现,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都有大约30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事故,以及上千个事故隐患。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出现大问题,并不表示那种做法就是安全的。比如,一边开车一边发微信,每一次都是上千起事故隐患中的一次;被别人按了喇叭,就已经上升到未遂事故了;如果还不注意,早晚会被警察扣下,或者发生交通事故。
如果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总是小错不断,无论成绩还是绩效都好不了。
迷信所谓的速成
很多人喜欢用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审视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总想着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其实,世界是非常公平的。极端不公平的交易即便没有消失,现在也非常少了,而且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一旦存在,很快就会被人找到,参与的人多了,回报就会马上下降。
不少人问我学什么专业未来收入高,工作还不会太辛苦。其实大家不妨反问一下自己,是否存在这样的好专业。辛苦且回报低的专业能找到,但是轻松而回报高的专业几乎不存在。抱着取巧心理的人,不是在和同龄人竞争,而是在挑战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挑战市场的有效性,或者说是在和上帝竞争。
对速成的崇拜也是“瞎忙族”的一大特点。他们相信自己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捷径,而不是沉住气慢慢提升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狗熊掰玉米。比如,有的人想学好英语口语,先去报口语速成班,然后采用所谓的轻松学习App(应用程序)。事实上,功夫没下够,用什么方法都是在浪费时间。
我有一个同学极具语言天赋,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样样精通。我问她学语言有什么秘诀,她说其实就是有耐心。我的另一个朋友想练习英语口语,却又不愿意吃苦。刚开始采用的方法是看美剧,效果不好后,她就去听美国之音和BBC(美国广播公司)节目。最后时间花了不少,说出来的英语别人却听不懂。我告诉她,美国之音和BBC的口音存在巨大差异,而像《老友记》这样的生活片里的发音,和新闻播音腔截然不同。将三者混在一起,效果可想而知。她挑的学习方式都是相对轻松的,在她看来是捷径。其实,只要确定一个学习目标,长期坚持,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要解决上述三个问题,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说难,是因为人的本性难移。一些读者读完我的书,抱怨书中没有让他们一用就灵验的抓手,这其实还是抱着想走捷径的想法。如果真有不需要努力的捷径,所有人都能学会,这个捷径带来的优势一定不具有稀缺性,也就不能称其为优势了。说容易,其实只要把做事的节奏慢下来,先动脑,再动手,把可做不可做的事情从任务清单上删除;在做事的过程中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做好,不要开了很多头却不结尾;做完事情,审视一下自己的得失,评估一下效果,以备将来参考。这样,效率自然能提高,收益也能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