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阁
寿阳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沧州的狮子应州的塔,比不上寿阳的朝阳阁”。
曾经的朝阳阁是寿阳的象征,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神话与传说,也被寿阳人视为象征寿阳历史精粹、人文标志和精神家园的“文化图腾”。河北沧州的铁狮子和山西应县的木塔闻名遐迩,然而寿阳的朝阳阁却很少有人知道。每次带外地的朋友来寿阳县城,我都给他们一遍遍地讲起关于朝阳阁的那段传说。
我从来没见过大人们口里描述的那个朝阳阁,但是有一个传说却是很早就听说:
相传,朝阳阁是鲁班和他的嫂子打赌修建的。有一天,鲁班见嫂子正在做鞋,便问:“嫂嫂,你几天做一双鞋呢?”嫂子答曰:“一夜。”鲁班不信,便打赌说:“如果您一夜能做一双鞋,我就能一夜建起一座朝阳阁。”于是,叔嫂二人开始了一场比赛。由于古代没有钟表这些精准的计时工具,因此他们约定鸡叫头遍为最后期限。鲁班嫂子的鞋子先做好,她悄悄去察看鲁班的工程,惊叹不已。只见那朝阳阁已经基本建成,还差最后一根柱子没有装好,约定的期限内修完是没问题的。不过他见鲁班汗流满面、气喘吁吁,怕他累坏了,便学了一声鸡叫。正在忙碌的鲁班忽听到鸡叫,急忙匆匆收工。那根柱子最后还是没有完全装好,用手一推还能晃动。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朝阳阁内共有二十四根柱子对应二十四个节气,当初没有装好的那根自然就成为了活柱。可奇妙的是后来的这二十四根柱子竟然像“值班“一样,每个节气都有一根柱子是活动的(即不受力)。所以给人的感觉是这二十四根柱子都是活柱。
旧时的朝阳阁以石为基,高约百尺的三层木结构主楼建于其上,角柱斗拱,构造奇特,规模壮百代之观,工程集一时之妙,古人曾有诗赞曰:“飞碧甍瓦耀晴空,嵌壁金身动主薄。崔嵬似出鬼工手,靡丽疑从玉宸落。”
据《寿阳县志》记载:朝阳阁初建于公元1517年(明正德12年),清代康熙、乾隆、咸丰年间三度重修,鲁班生活的年代是春秋到战国时期(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这个传说当然是站不住脚的。当时的朝阳阁作为山西一个小县城里的标志性建筑,也许她无法与“落霞与孤鹜齐飞却,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相比,也不及黄河岸边的鹳雀楼那般“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可是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朝阳阁,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寿阳人。也不知道当初在京城做官的祁寯藻可曾为家乡的朝阳阁留下只言片语?
然而不幸的是这么精美的一座古建筑在“文革”的时候被毁了。
说到这里,我这个八零后也不妨想花点笔墨,厚颜无耻地谈一谈我对文革的印象。
对于文化大革命的那段历史,仅仅是来自父母以及一些比父母更老的人的口中听来的。
记得小时候,每次遇到类似于不用功读书或是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母亲总是说:“你们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没有赶上这样的好时代啊,你们还生在福中不知福......."我无法体会母亲所说的他们那个时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时代,但是心里总觉得肯定是不好,可能是吃不饱饭,穿不起衣服等等。
我们村里有个哑巴,一个不会说话的文盲,是我家一个不太远的亲戚,论辈分讲我应该叫舅舅,已经去世多年。听母亲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像我舅舅这样不会说话的文盲都可以背写整篇的《为人民服务》。
小时候,在村里看过一部叫作《笨人王老大》的电影,电影里的故事讲述的就是笨人王老大一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所经历的凄苦的生活。这部电影曾经让当时在场的观众感动得几度落泪。后来母亲每次回忆起里面的情节,总是说像我们村里的某某家,当时他们家就是那个样子等等,似乎离得我们身边很近很近。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巧合吧,2009年夏天,我在公司后边一个收废品的破烂堆里看到了一本《1980短篇小说》,当时仅仅是出于一种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不忍心让这本书变成废品,花了两块钱把它买了回来放在书柜里,可是没想到我后来翻看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个“笨人王老大”的故事。
国民党的爱国政治家于右任先生在《悼汉武帝陵》一诗中曾这样写道:“绝大经纶绝大才,功过非在戍轮台。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于先生评价汉武帝很准确,他认为汉武帝最大的错误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种下了思想独裁不能创新的祸根。
文革结束将近五十年的时间了。我们作为后辈没有资格去评判那段历史,从亲历那段历史的人们的回忆中,不管他们当初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曾扮演过什么样的角色,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一瞬间全都转变为文革的批判者,好像一下子谁都没有了责任,也找不到那个应该被千刀万剐的人,只留下了一个万恶的名字——文革。可是贾平凹先生在长篇小说《古炉》里曾经写道:“不管怎样,也不管作什么评价,正如任何一个人类历史的巨大灾难无不是以历史的进步而补偿的一样,没有文革就没有中国人思想上的裂变,没有文革就不可能有以后的整个社会转型的改革。”这是我听到的对文革最客观的评价。
2005年,在寿阳人的呼吁下,朝阳阁再次被复原,重新耸立在县城的东关街上,这座总规划用地近5万平方米,高度35米,规模相当于旧朝阳阁的三倍,集商业、休闲、文化为一体的新朝阳阁又一次被成为焦点,可是无论建得再高大,再雄伟,总也不能脱离现代城市建筑那种钢筋水泥混凝土的气息,少了那么一点古朴与雅致。
是的,没有了就是没有了,再怎么复原也不是原来那个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