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魏德圣的《赛德克 巴莱》,我觉得最好的影评卢梭在18世纪的时候就已经说过——“在原始森里里茹毛饮血的时候是人类的黄金时代”。知识和价值观终究不是同一种东西,前者越丰盛,后者往往越疲软。如果今后有一天,我们探索过了这个星球上所有可能的生活方式,消除了所有物质上的苦难,我们会像腐肉一样,会像5世纪的罗马人一样,会像困在山村里晃来晃去的年轻人一样,会像大四下的本科生一样。
从前有一个人,他永远都是二十几岁,永远都不会死去。等他好几百岁的时候,他赶上了法国大革命,知晓他秘密的革命者临出发前跟他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我知道行动不会带来太大的成功,现在还不是时候,我心中的时代还在前面很远很远,但是我还是要去做。这是波伏娃《人都是要死的》整本书打动我的唯一一个片段,它的意义感让我跳出了那个不死者的空虚。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无边的苦海”。这句话有个很好的数学解释,一个集合不能对自身做出定义,否则它就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