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了解春秋,这一篇足够。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那么为何有五霸,为何有七雄呢?这要从周朝说起,而周,又分为西周,东周。所谓西周,便是武王伐纣的周朝。然自古未尝有始终清明之治,虽是贤臣良将,其后代也未尝不可是窝囊废。而我堂堂大周,正恰巧有了位周幽王。这周幽王老哥喜欢上了一位高冷小妹,名叫褒姒,高冷女人不喜欢笑,但是我们这位周幽王老哥不开心,于是上演了历史舞台剧《烽火戏诸侯》。最后,玩着玩着,被西面的戎狄偷了老家,将周幽王杀死在骊山。但是堂堂周朝集团得有人主持公道吧,于是,董事会决定,将周平王定为带头大哥,接着又将国都东迁,这一东迁可好,迁出来个东周。
周朝是封建制度,这封建俩字拆开了,才好理解。“封”是给家人或是朋友地盘;“建”是让你们建国统治。由于是出于家族老大的封赏,便有恩情在里面,于是各个分封国才能一起的尊王。当时权利的继承是世袭的,老子王侯,儿子王侯。但是,随着时代的演替,恩情、血缘关系也被渐渐冲淡,于是各个王侯不是那么从心理上特别认同自己共同的老板。可是,总归不能以下犯上的欺负祖宗吧,毕竟他老人家手里还拿着执行家法的鸡毛掸子呢。
但,偏偏这个时候,西边的野蛮人把自己老板暴打一顿,于是,老板的威严也就随着鸡毛一般,漫天的飞落了。其他封地的地主便坐不住了,地主心想“虽然老头子不行了,但是我也不能直接替代了他给别人话柄啊。我得巧立名目得当这个大哥!”所以,这些狡猾的地主们便拿出了一块响当当的牌子,上面写着“尊王攘夷”四个字。
所以,春秋时代,有个特点,各国间都还是相对克制的,并没有像战国似的你死我活,而是谁强谁当老大,老大的责任就是带领各封国一起“尊”周天子的“王”,一起“攘”老外的“夷”。
作为大众,对于任何时代,知晓大概即可,若想知晓真实的历史细节,那得需是学究,而学究也面临着一个问题,“纸上的历史便是真的历史吗”,这辨别过程又是大废头脑,又需大费周章。索性,我们大众是幸运的,我们只需要知晓重要事件便可,而春秋时代的大事件,便是五霸。然而历史上对五霸的归纳是在是多,所以五霸并非是五个霸主,而是许多个名噪一时的英雄。
下面按时间顺序介绍。
齐桓公。当时今河北河南有异族捣乱,齐桓公都曾兴兵支援。而在南边,楚国渐渐强大起来,这楚国,那时的人都称之为南蛮。强大起来,楚国便经常威胁陈、蔡等国,齐桓公看不下去,于是“九合诸侯”伐楚。能“九合”足见信义,可“伐楚”成功,可见国力强盛。
宋襄公。齐桓公死,宋襄公主持会盟。然国小,便没有特别足的威严。伐楚失败,受伤而亡。他是春秋五霸,实在是名存实亡。
秦穆公。和上面俩哥俩不同的是,人家哥俩是称霸中原,而我们的秦穆公是称霸西戎。但是,相比宋襄公,也不失为一霸。
晋文公。他便是大名鼎鼎的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重耳文治武功,后称霸。所谓的“秦晋之好”,便是重耳成为秦穆公女婿的典故出处。
楚庄王。为何上面都是公,偏偏他是王呢?原因在于,当时西周封国之时,地界并不包括楚国,楚国是自立的。在东方,晋、楚争霸,但是晋国当时已经是晋灵公,晋灵公无道,于是楚国称霸。
晋悼公。晋国几代都为霸主,自从楚庄王称霸后,矛盾益深,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晋悼公称为后霸。
至于后面称为霸王的勾践,便是如白驹过隙,后被楚灭。
于是这242年的春秋,便落下了帷幕。
本篇,是给予读者一些读历史的脉络,历史有自己的想法,才好。
倘是有自己看法,请在下方评论,一起探讨。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