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圣诞节,晚上几个人围在一起煮火锅,忽然聊到找对象这件事,
萍小姐(化名)说:“好想有男朋友呀”
我立刻反驳她:“你是多想不开才想要找男朋友啊?!”
“因为他可以陪我玩啊。”
“跟你讲哈,女生总以为找了男朋友就是找到了依靠,总以为男朋友会为你遮风挡雨,其实等你们在一起之后你才会发现你所有的风雨都是他给你带来的。”
“那我也愿意承担这个风雨。”
“为啥?疯了呀。”
萍小姐一脸幸福的说:“因为就算有风雨他也会为我撑伞啊。”
“不不不,你错了,他不仅不会给你撑伞,他还会把你自己的伞给戳个洞。”
嗯,到现在也记得萍小姐当时满脸的惊恐……
临走的时候我跟萍小姐说:“等你以后有男朋友了一定要记得告诉我喔。”
萍小姐一脸感动以为我很关心她的恋情,我接着说:“别想多了,我只是想看看他把你的伞给戳破成啥样了。”
虽然是想开个玩笑可也害怕真的给人家留下阴影,“男朋友”到底是个什么生物,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总不能因为陈世峰的存在而把所有的“男朋友”都一票否决了吧,以偏概全因噎废食,好像不太对,是非常不对。
我非常羡慕我身边朋友的恋爱观,都很正,像萍小姐一样,憧憬爱情却也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管世间多少凉薄冷暖她们似乎都能始终对感情持有乐观的态度都有着美好的向往,也能很好的平衡所面临的感情和自己的生活,因为她们知道自己内心里想要的是什么。
愿这样的真心永远都被善待
而我的恋爱观很偏激,总觉得处对象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比如要大量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要记住每个纪念日,要挖空心思送礼物,还要时刻关注对方的小心思小情绪,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在乎……纵观全宇宙,“男朋友”于我而言是最无法理解的生物,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不起也不敢玩。
但不是说我是不恋不婚主义者,我是晚恋晚婚主义者,总认为二十出头的年龄该是看世界寻找自己的时期,恋爱结婚什么的还早着呢。暑假的时候一群室友给我洗脑告诉我有对象怎样怎样好,比如他给你拧瓶盖,会给你撑伞,会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陪你聊天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等等。
可是这些现在在我看来,我好像都不需要,瓶盖我可以自己拧,伞我可以自己撑,伤心难过我可以自己调节再重新上路,而男朋友的存在只会打乱我的生活节奏,甚至还会把我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或许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吧,我希望先能真正做自己,有余力再去爱他人,我始终没有认为自己现在有能力可以对别人的真心负责,在没有这个能力之前那我干嘛要去招惹别人呢?说白了,其实就是目前能力不足,无法爱人。
因此始终铭记,一定零感情介入任何人或事,一旦有苗头就第一时间扼杀在摇篮里。进而练就了一颗极为冰冷且淡定的心,幸而身边有众多像萍小姐一样的乐天派,受其影响偶尔也愿意温热一下。
去年,我在豆瓣上建立了一个小组,本来定位是大学生交流论坛,可没多久我发现这个小组变成了情感咨询,后台经常收到一大堆情感问题,大多都是关于感情中出现欺骗、出现第三者、出现冷战……等等之类的问题,最扯的是这些问题:
我肚子超级痛打电话他居然不接,他没以前爱我了;
他宁愿在家打游戏睡懒觉都不陪我逛街买衣服,他一点都不在乎我;
晚上和他打电话聊天他居然聊到一半睡着了,他以前都不这样,我们感情越来越没以前好了…………
等等等等之类的问题,然后问我该怎么办,那段时间每天回复各种情感问题搞得我自己都觉得快精神抑郁了,关于前者那些提问者总会为他们的经历感到愤怒,感到同情,好像自己失恋一般难过。或许听多了他们的故事,总觉得感情这个东西跟玄学一样,抓不住看不透,或许是真的很甜蜜,可总会或多或少的夹杂些苦涩,而这种苦涩一旦泛滥起来根本无法掌控,它扰乱的不仅是真心,更是精神,然后身心俱疲。而对于后者问题的提问者……天呢我无力反驳……感觉不是一个脑回路……
是不是都这样,人只要陷入一段感情,就回归到婴儿状态?那种极度不安全感,那种对于陪伴的极度渴望感。
“爱情最残忍的地方在于,从它发生的最初就已经到达巅峰。那种怦然心动,那种想要收割对方的强烈愿望,那种迫不及待想要到达未来的期许,都在恋爱的开始就已经被透支,从此往后,再怎么走都是下坡路。”而爱情开始变质,大概就是从无话不说,变成现在的无话可说;从最初的“只要你开心”,变成“你开心就好”。
所以越多期待就越多失望,一开始的温情脉脉最后终究万劫不复,直至女生吐槽男朋友无用嚒?
前段时间经常能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女孩子不好好努力可是要结婚嫁人的喔。”然后这句话就成了众多女生的励志名言。
不知道什么时候找男朋友变得这么可怕了……反观男生,对女朋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既然互相嫌弃,那为什么还总是有人想找对象呢?真的只是习惯陪伴嚒?
《诗经》里有一段,印象极为深刻: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所以呢?一定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于他人身上?
感情问题说来说去好像就是归结到“在乎”二字,在乎的背后呢?是依赖?是依附?还是隶属?
从女性角度看,当你将自己完全托付给另一半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你自己了。好的感情一定先要自己独立,但是真正的独立是不依附于外力,是能够单独的站立,不依附不隶属。
当你真正能够独立的时候,你既可以自行解决掉很多事情,也可以偶尔撒娇任性找男朋友解决,无论是哪种方式,最后的结果是:事情解决掉了,皆大欢喜。
而当你还没有独立的时候,你只能找男朋友解决,一旦没有解决,最后的结果就是:我要你何用?然后就是无休止的抱怨,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
但是啊姑娘,他只是男朋友呀又不是神,为什么一定要求他凡事善作善成呢?不成就是无用?什么逻辑?这种抱怨不如说是对自己无能的发泄。
就像樊胜美抱怨王帅哥不能帮她解决家事一样,如果樊胜美能像安迪一样有足够的能力,那么即使王帅哥不能解决这些糟心事,樊胜美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以泪洗面苦守着电话等着王帅哥的好消息。
所以,能力不匹配的感情大多充斥着利用的成分,势均力敌才更多的是谈感情。
且不说一味地抱怨发牢骚男朋友会不会感到累,单从女生自己出发,独立一点不好吗?还是真的因为“有人疼才显得比较出众”?
独立的女性都有着遮挡不住的光芒,比如林徽因。
在梁思成全身心投入到建国初期建筑事业当中时,林徽因独自一人抚养再冰、从诫,但她也并没有从此开始“家庭主妇”的生活,她开始在家里办学术开沙龙,就有了后来冰心所著《我们太太的客厅》。
文章的争议之处暂且搁置不议,我只从中看到了林徽因活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纵使这么多年过去,世人也都记得她叫林徽因,而不是称呼她为“梁太太”,纵使冠你之姓是幸福,但以我之名却是对自己人格的褒奖。
当女生有能力照顾自己的时候,就不会过分强调男朋友的作用。他在,你的世界五彩缤纷;他不在,你的太阳依然照常升起。
他既能为你遮风挡雨,你也能为他撑伞,互相陪伴且彼此独立才能走得更久远吧。
看了许多香港影片,觉得梁朝伟是众多男星里最有“仙气”一个,他不食人间烟火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深邃的眼睛里总能透出一股柔情。
刘嘉玲在《金星秀》里说,梁朝伟是可以一个人买张机票飞去美国中央公园看雪景的那种人,家里的装修什么的梁朝伟从来都不管,他就是装修前拎包走人,等到装修好了再拎包入住。
可这样的梁朝伟,如果不是刘嘉玲的话,要真的过起日子来想必没有哪个妻子能忍受吧。
但是刘嘉玲忍了,一向以强势示人的刘嘉玲完全能够尊重梁朝伟的喜好,也能够包容他的不足。
因为刘嘉玲她足够独立,不需要事事依赖梁朝伟;她也足够优秀,不需要借助梁朝伟来增加自己面子上的荣耀。
也只有这样自立的刘嘉玲才能成就带着“仙气”的梁朝伟。因为,足够强大的女人不会完全依赖伴侣,也不会轻视伴侣。
以前你可以认为男朋友无用论是他没有帮你解决一切事情,现在是不是应该以拔高自己为前提再来谈男朋友无用论呢?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
我愿我行我素,不愿涂脂抹粉、招摇过市,我也不愿,我不愿生活在这个不安的、神经质的、忙乱的、琐细的世纪生活中,宁可或立或坐、沉思着,听任这世纪过去。
能够独立的女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哪怕说照顾女生是男生的天职,那矫情也不是女生的特权。
所以,男朋友有用无用论,终究还是取决于自己成就的高低。
为什么金庸的笔下,张无忌最后选择了赵敏而不是周芷若?为什么令狐冲选择了任盈盈而不是岳灵珊?
因为,你当温柔,却有力量。
“你有价值,你的付出才有人重视。不是拼命对一个人好,他就会拼命爱你。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质的爱人。”
——沃·兹基硕德(我·自己的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