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书写中回归心灵,我想很多人是会赞同的。书法中静心,宁神屏气,致心一处。这种作用,从古而今,多有人提。
然而,习书久已,实实体会到“在书写中回归身体”,真实不虚。也常有学生半开玩笑,朱老师,你像是教“武功”的。
还真是的,书法,有那么点“太极拳”“内家拳”的意味。云门舞集林怀民编创的舞蹈“行草”,脱胎自书法。请书法老师来教舞者,挥毫之间,一提一按,一笔一划,不止是手指、手腕、手臂的动作,更是全身的气息吐纳。书法是笔锋的舞蹈、体操、瑜伽……运动后留下的痕迹是美的字。
跟一位练太极的朋友交流,他搭我右手,“咦,你学过推手?”我说不会,大概我是写书法的,用劲法相类。
中国文化从阴阳之道而来,书、画、琴、茶、武……很多东西,一脉相通。对待身体,运用身体的方法也有类同。
这个上头有一个东西叫作“功夫”。其实“功夫”说白了,就是找到适合的方法,然后,一日日时间的累积。(关于“功夫”另文再续)。书法最终要靠手上的功夫来呈现的,通过笔连起手、眼和心……日日累积,然后“功夫”就上身了。那个字写下去好像长到了身上,手就知道何来何往。
书法看上去很静,常有家长说,我家小孩坐不住,去练练书法好静静心。也有朋友,说生活太浮燥,写写字静一静。……其实动静本为一源,都源自身体有节奏的自觉与自律,否则只能称为燥。书法的静中有动在,当笔像你延长的手指,可以从中慢慢体会身体细微处的“动”……渐渐地你发现那个笔会“很乖”、很听话,越来越接近心所向往的方向。
常常会对小朋友说,“来,我们一起来练练书法太极功吧。”会在课堂上像舞蹈老师一样地打着节拍喊:“一、二、三、四……动作做到位。”
……
在书法中回归身体,从身体感觉入门书写,对孩童来说,记忆更牢,更根本地连接我们的文化;对成人来说,更能连到古人的感受,更切实地体悟中华人文。这好似说大了点。还有一点实在很有意思,当亲子一起回归身体,从身体感觉入门学习书法,亲子之间的沟通更到位了,感同身受啊。比起妈妈简单地斥责小孩:“认真写!”(小孩很蒙,怎么才算“认真”?)好多了。
借由笔墨,回归身体,连上我们从身到心、身体力行的传统。也给未来一个知行合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