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当我们得知自己即将成为母亲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把一切奉献了出来,甚至是生命也在所不惜。纪录片《生门》可以说是以生命相博弈的最鲜活的例子了。
待孩子嘤嘤落地,我们又会对他百般呵护,倾尽我们所有给他最美好最无微不至的关爱。看到他的笑颜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赏。
然而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体,他会慢慢成长,带着我们的烙印成为将来独特的自己。在这过程中,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一个生命的掌控者,还是做一个普通的花匠,潜心培育,静待花开。
《起跑线》这个电影给了我们思考,也最终给出了答案。
抛开片头浪漫的求爱,一开始给到我震撼的却是服装店老板拉吉的太太米塔和他们的女儿皮娅的一段出场秀。
米塔要带皮娅出去玩,虽然天气挺热,但因为怕女儿晒黑,给她从上到下全副武装,脸上反复涂上了防晒霜,喷上防蚊液,还带了一顶安全帽。用她家佣人的话说,皮娅可以去当宇航员了。
这里,还不知道她们要去哪里,我还以为孩子要去玩轮滑或者去骑单车。结果呢——孩子只是去游乐场玩滑梯。
皮娅坐在滑梯上,米塔拿出了纸巾把滑梯上上下下擦了个干净,才让女儿滑下来,她还在滑梯下接着,全程保护。
拉吉来接米塔,他们有事要出去。米塔临走时对佣人细致地吩咐了一堆注意事项,包括孩子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穿什么,时间都能精确到分。感觉这不是在养孩子,而是在养宠物——一种毫无感情的程序化流程。米塔给女儿设置了种种限制,怕磕怕碰,怕脏怕不卫生,保护的密不透风。
他们夫妻俩要去哪里,是去给皮娅选择合适的幼儿园。是的,女儿的一生都已经被米塔设定好了。幼儿园上哪所学校,中学大学上哪里,要说哪种语言,甚至要交什么样的朋友等等等等,这种爱那真是世上无敌了。可以设想下去,将来女儿找什么样男朋友,多会儿生孩子也会被计划出来吧。
当米塔面对孩子的问题感觉焦虑时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我们不怎么怎么样,皮娅就会被孤立,会沮丧,然后她会开始吸毒。好像如果我们不为孩子铺好康庄大道,孩子一生就会毁掉。
相信这样的母亲在现实中也比比皆是。我们害怕孩子受伤害,害怕孩子受挫折,妄想扫清孩子成长路上的一切障碍,我们把这些冠名为“爱”。殊不知这才是背离成长规律的最大的隐患,我们把控的“爱”必将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大的绊脚石。
在米塔的一步步操控下,皮娅过得并不快乐,她内心的力量没法舒展开来,屈曲在茧内。这让她变得不自信,变得脆弱,无法开心的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后来阴差阳错,拉吉夫妇被迫住进贫民窟冒充穷人,以躲避因为占用名校贫困指标的罪名而被抓捕坐牢。
在这里,他们的三观被彻底颠覆。对于穷人来说,活下去就是他们的全部人生意义。为了果腹,拉吉去厂里上工,干着最繁重的苦力活,而米塔为了接水秒变泼妇,不停的爆粗口。
戏剧性的一幕却出现了,没有装模作样的一本正经,没有精致的华服,没有防蚊液,没有防晒霜。皮娅在阳光下展现出了她最动人的笑容。满身泥污,满头汗水的皮娅跟这些穷人的孩子一块奔跑、嬉戏。此刻,她是快乐的,她内心的力量在向外生长。
一不小心,皮娅摔倒了。米塔条件反射的准备起身去扶,被邻居摆摆手制止了。然而,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皮娅并没有因为摔倒而哭泣,而难过,她哈哈大笑着,凭借自己的力量站了起来,那点疼痛对于她来说似乎只不过是蚊子咬了一下而已。米塔惊呆了。这还是以前那个娇弱的,小朋友不跟她玩就哭哭啼啼的皮娅吗?
在贫民窟的这段时间里,皮娅变得又黑又壮实,并且内心无比快乐。她有了很多很好的朋友。拉吉夫妇也同样体验到了富有之外的穷人的快乐。
这里我不想提有关富人穷人的问题,因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所有的家长都是平等的。穷人也可能会去宠溺,觉得自己苦一点也不想委屈孩子。而有格局的富人也并不会娇惯自己的孩子,则会逼迫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生活。
养过花的人都知道,在花的生长过程中,如果过度关注,反而死的快,更不会开花。而理性的关爱才会开出更加美丽芬芳的花朵。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不见风雨,怎么见彩虹。人都是在成长路上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为将来储备经验能量,使自己一步步踏上成功的阶梯。
这些挫折是生命必须承受的,无法依托外力。自己的成长蜕变,必须自己去完成。就像化茧成蝶,涅槃成凤凰。
我们的爱应该成为他成长的助力,千万不要成为一块块的绊脚石,逆时而动。
他的成功应该由他自己去创造。这才是生命的美妙和生命的最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