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与爱情之间,你到底会怎么选择?也许你会说为什么不能两者都要呢。是啊,两者都要那是最好的结局,但是当二者之间存在冲突时又该如何呢?
在科学技术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就像有人说过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1
地球是个大系统,其中又有无数个小的系统。以前学习语文课本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对那种怡然自乐、自给自足的世外田园生活的向往。现在想想,也正是因为那是一个不与外界相通的系统环境,所以那儿的人才能过着那种固定不变的生活。
小时候,听奶奶说,祖辈们,包括一些父辈们,他们结婚之前差不多都是没见过面的,由媒人牵线搭桥。老一点的父辈们结婚时,媒人说媒后,一般女方会带着家里人去男方家看看,那时没什么电器,看得最直观实际的也就是粮仓里的粮食多少。以前还听奶奶说,有的穷一点的男方会在女方来看家时将羊粪蛋子或是其他东西装在麻袋里充当粮食。父辈们结婚时对男方的要求高的也就是一辆自行车或是一台缝纫机。那会,女方父母嫁闺女时,想得最多得估计也就是家里要富裕,这个富裕也就是要有足够的粮食。看,那会的人多简单。
后来,随着农村人大多进城打工和买房热的潮流,我们生活在农村的大多数年轻人在结婚时女方除了高昂的彩礼钱外,大多还要有楼房。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如今生活就应是如此。
2
让人遗憾的是现在乡风没之前淳朴了,以前在家乡时,哪家的活没干完,会有临近的邻里去帮忙干活,而且是无偿,碾麦子时也是好多家人在一起,大家不会过多计较会不会我给你家干得活比你给我家干得活多。我印象中最深的是上初中时,村里的一位大伯在家突发脑溢血住院时的情况,那位大伯的三个孩子都在外地,不方便回来,他住院的一个月都是村里人轮流陪着照顾的。
如今,随着世界的进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在跟着转变,各类信息的互换,早已打破之前维持了很久的那个平衡,看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只能存在于“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环境下,一旦有过多的外来人进入,或是里面的人走出外面生活一段时间后又再回去,势必会改变那个稳定的环境,外面的人会把贪婪、自私以及更多的东西带进去,而这些思想又会慢慢改变桃花源内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那时的桃花源将被外面的世界同化中和,不再是那片让人向往的净土。
信息的交流是相互的,又流出就有流入,而这些信息又会作用于环境内的人,影响人们的行为。世事无绝对,很难用单纯的好坏去衡量一件事情,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所怀念的只是那些曾经拥有如今不再存在的东西。
3
年轻时候的爱情和房子可能没有多大关系,只是我喜欢你或者你喜欢我。但是成年人的爱情就不再那么纯粹,或者说成年人的世界很难看到纯洁的爱情。我们会说我们也是被生活所迫,如果可以选择一条平坦一点的路,谁愿意会去选择那条陡峭的山路呢。
看吧,我们早已学会了自圆其说,残酷的世界里,局外人也在表示着同情与理解。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在城市里工作生活,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会觉得毫无安全感,而北上广的房子近十年间早已翻了好几个跟斗。
如果你是女生,周围的朋友或是长辈肯定给你这么说过:“工作了,处对象时一定要看看对方有没有房,没房子的话你的日子会过得很辛苦,所以一定要找一个有房的。”这个道理我们也都心知肚明,如果在小城市,两个人工作的化,十年或是十多年应该就能买一套房,但是如果在一线城市,那将是一座背不动的大山。要么爱情被房子绑架,要么生活被每月的房贷紧紧捆绑。
4
从我们生下来,我们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工作这些无法 选择的因素就已经决定了你自身先天所背负的价值与资产,所以从出生开始,我们和同龄人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也许别人自身所拥有的就已经是我们耗尽所有的力气,几辈子都无法拥有的。但是往往人家越有钱的人越努力优秀,他们用钱赚钱,而我们却只能用可怜的工资来生活,所以有钱人更有钱,穷人更穷。
有钱人拿钱赚钱,没钱人为每日的一日三餐奔波,阶级、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我们的格局和看待事物的眼光,一般从小接触的人的看法和他们做事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人生中的重要决定。
我们成长中环境因素属于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当然就是我们自身,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从一个系统跨越到另一个系统,但是这需要一定的付出与坚持,同时在付出的同时,要不断告诉自己,因为一无所有,更应该全力以赴,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个世界阶级不会消失,以前阶级存在于有形的社会,人分三六九等,现在人人平等,但是阶级隐形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好像又扯远了,明明是在写爱情的,单纯的爱情和物质有关吗?生活需要爱情,但是如果所谓的爱情无法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时,肯定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积累得多了,爱情会变色,也许双方也会分道扬镳。但是有了物质保障,爱情就会天长地久吗?这好像也不一定,因为人是最复杂的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外界因素和自身心理状态的改变,想法也会改变的,时间的冲洗会使最初的爱情失去色彩。
婚姻更需要物质的保障,生活在城市里,每天的交通费、餐费以及各种交际费用,还有自己日常的各种开销,这都需要钱,所以这样看待物质好像也是无可厚非。中国人历来的婚恋观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这条规律千百年来一直适用,相似的家庭环境决定了相似的处事方法与观点。现实生活中,灰姑娘的故事也许存在,但是也有附加条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父辈们或是更老的亲人们,他们的婚姻大多开始在素未谋面中,即使如此他们照样过完了一生。如今,在这个自由的时代里,爱情的种子可以萌芽生长的机率增大了,生活成本与工作压力的增大,让我们的爱情不再纯粹。在校园里,在十七八岁的年纪里,我们不会考虑那么多的附加因素,只要我喜欢你,我就选择和你在一起,不会顾虑你的家庭环境。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后,我们开始一段感情、考虑结婚时,大多都会审时度势。
时代在变,我们也在变,周围的一切也在变,这算不算一种与时俱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