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对拆研班有一丝紧张,紧张从何而来呢?当我好奇地问同舵三级拆书家:“拆研班到底是什么样的呀?”一个拆研毕业回来说:“那滋味,得蜕层皮!”另一个三级拆书家拆研回来说:“那滋味,是死去活来”。我握紧双手,引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话来诠释我的内心就是:TO be , or not to be? 可以说是,既期待,又紧张。。。
带着这样忐忑的心情,我踏上了拆研19班的求学之路,并且在第三阶段就做完了所有的任务,为什么会这么快呢?无他,唯紧张尔。
当时是2023年2月4日,拆研班19班的列车宣布启程,首先是开班仪式,介绍班班、观察家以及任务规则,然后群内接龙确定参加名单。
不用犹豫,我就是抱着决心来“回炉再造”的心态来的,于是我迅速接龙。紧接着是分组,在找队友过程中,我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据我提前做功课,通过小道消息掌握的信息,迅速锚定了几个人,于是我顺利加入,五地分舵的“选手”迅速组队成立了1组——“吃喝玩乐组”,听到这个组名,我就知道,队友们肯定都有个有趣的灵魂。当卷王韩军华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推选为组长时,我就知道我进对了组织(偷乐中),之前的紧张和忐忑到此时已一扫而光。
接下来,就开始报第一阶段的任务。
一、第一阶段旅程开拔!
研读通关攻略——拆研手册,解析任务。
通关规则:四个任务的顺序,由个人自行决定顺序,三个月的时间里要全部完成。小组假设四个人,在某一个阶段都可以做四个不同的任务。且连续两个阶段任务没有完成,就直接视为个人放弃,不存在还有第三个月再来补任务的情况。每个阶段还有一个挑战任务,自行选择做不做。
我抱着先趟趟路的心态,打算先“先摸个石头”再过河,报了我擅长的内容:拆书法讲座。我感觉都过完三级了讲拆书法讲座应该小菜一碟。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改了5稿,刚开始拆书的标准和误区一股脑全都呈现给学习者,没有抓重点、分主次,我还在自己的晨读群里用腾讯会议给大家预讲了一遍,结果线上小伙伴听得“晕头转向”,好几个都没听到最后。给观察家秋香老师看过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去考虑做这堂课的目的,于是自己迭代了四次,在线下课程结束后我觉得我的课还可以再打磨一下,尽可能多的让第一次接触拆书法的人多多互动,在互动和小练习中学习便签法,做一个入门的引导即可,然后分别练习三张便签。在秋香老师的点拨下,我意识到这个任务的主要目的在于把拆书法推广出去,要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给分多舵增添更多的鲜血液,除了讲课外如何让更多的人来听这堂线下课的分享也很重要。
第一阶段的挑战任务我挑选的是“破局故事”。
这也是我此次拆研班完成得最吃力的一个作业了,我以为写故事不难,但写好故事真的很难,反反复复改也改不到想要的效果。最后,也并没有获得在公众号上发布的机会。
我于是在第二阶段任务中的三小时拆书课拆的书目《故事力》,因为我要继续研究如何讲故事。
第二阶段:进入开挂状态
此时的拆研之旅渐入佳境,有点找到点状态了,二阶段报了L1组织会员活动、C1三小时拆书课。组织会员活动,完成得很轻松,因为平时自己也组织各种活动,所以对于我来说是碰上老本行了。三小时拆书课确实花了不少精力,我知道《故事力》这本书很好,我想讲这本书,可如何通过拆书活动让现场学习者参与进来,那就需要功底了。我先研究了一遍孟纲老师的千聊课,也没能想好如何写,于是求教于分舵教育长老郭建兄,跟郭建兄通了半小时的电话后,我明白了逻辑线该如何搭建,于是一鼓作气,先写再说。
秋香老师看过我的逐字稿,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的问题:总目标不清晰。清晰的学习目标是拆书的关键,这是在拆课之前先把学习目标搞清楚,到底想让学习者学到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在二阶段的最后一天Deadline日,我才意识到我没时间写挑战任务TTT,我本来想放弃了,因为时间真的不够用了,我一晚上写不出来八个便签。
在两位观察家老师的鼓励和陪伴下,我晚上九点多开始写TTT作业,写一个便签交一个便签,就这样付佳老师和秋香老师一直陪我熬夜到最后时刻,尤其是付佳老师,鏖战到深夜,还给出了详细的反馈以便我能交上复盘作业。再两位老师的鼓励下,我充满奋斗的力量,就像当年奋战高考一样,一起并肩作战,在这里表白付佳和秋香老师,遇到这样的老师,何其有幸。
第二阶段的任务算是来了一遍身与心得洗礼,这场旅程虽然跌跌撞撞,虽然狼狈,但是回看的时候却觉得是收获最大的一期,真正的蜕变才真正开始。
第三阶段:遇到疑难,打怪升级
第三阶段的时间点正好撞期我的研究生复试,虽然任务就剩下P1线上一小时拆书课的必做任务和跨小组磨课的挑战任务,但是每天都在等待复试时间的高压下,也是一种煎熬,我决定急行军模式,速战速决,决不能拖拖拉拉。
轻敌是兵家大忌,这是我对线上一小时拆书课的最好的诠释,我还是在自己的视频号里提前预讲了一下,结果问题一箩筐。拿回稿子大改特改!于是我重新思考主题课到底要教给学员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事关线上主题拆书课成败的关键环节。一个主题课首先要确定的是,是要教给学员理论知识,还是提高工作的能力、一项技能,还是转变观念或态度。线上拆书的另一个层面,就是拆书效果的预期,预期效果有三个层次,即让学员乐于接受持续守候收听、有所收获积极互动、有所思考参与反馈,想达到这三个层次,并不容易,经过与观察家付佳老师沟通,茅塞顿开。首先,就是先降低难度,不要想着靠1小时的时间内把理论和方法一股脑的全都堆砌,然后倾倒给听众。
第二,设计互动问题,精准提问并有限制的回答。不能老是111,222,333......这种回复,还可以多样化一些,比如a,b ,c。
当天实战的时候,整体还是顺利,但是话术输入时间部分地方还是太长了,减少大篇幅内容输出,改成小段语言输出+及时互动效果应该会更加。
幸好有同组队友积极互动,助我顺利通过。
完成了这一关卡,就来到“跨小组磨课”关卡,三个同学分别来自三个组,然后一起共拆一本书。三个同学要想顺利通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时间问题,如果有一个人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都会宣告失败,所以每个同学都得自觉遵守时间,不能拖后腿,而且必须抱团。在大家一致努力下,大纲按时上交,跨组磨课目标圆满达成。
写到这里,我的拆研班之旅也即将到达终点,回看走过的这一路 ,感觉非常像高中时代同学们一起拼搏的日子,痛就快乐着,越虐越勇。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其他同学的优秀和努力,他们之所以优秀是因为有着一股钻研求知的精神,而我要学习的也正是这种精神。
写在最后: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优秀的人总是努力翻山越岭。熬得住就出众,熬不住就出局,只有咬牙死犟,才能乘风破浪。很喜欢那种通过一点点的努力,然后感受到自己正在慢慢进步的感觉。就像爬山一样,随着跟山顶的距离逐渐拉近,看到的风景也越来越美,内心更是越发欢愉。其实无论离山顶有多远,人总归应该多看写些这种风景的。
最后感谢拆研班让我对拆书这件事有了新认知,也为我打开了另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我的未来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