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照例一早陪静丫头去舞蹈中心练舞,时间来不及便在打车软件上下了单。很快接单司机就到了楼下。从我们上车那一刻起,健谈的司机大哥就开启了一路的闲聊。他说:“前几年呀,周末拉的客人多是带孩子去玩。而这几年变了,多是像你们这样赶赴各兴趣班或补习班的人。”然后他就扯到说这个教育问题,认为都是老师的问题,好好的为啥要让孩子去补课呢?孩子读的好不好分明就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他提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有专门的私立全托学校: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有专门的生活老师管理负责,学习也不用操心,全封闭全托管管理。基本一开学办理好手续,做父母的就可以撒手不管,专心工作赚钱去了。不像时下孩子们的读书,父母一边工作一边回家陪读还有各种活动事务需要配合,周末了还得跟着奔波。司机大哥说他家孩子扔进这样的学校几年可省心了,他在外地赚钱基本没空回去看,自己觉得做了个非常明智地选择。
听起来很美好,尤其是一手要搬砖一手要兼顾孩子的现实摆在眼前,相信很多父母但凡出的起那个学费,会很愿意做这样的选择。看现在社会,私立贵族学校类似这样的办学点越来越多了,就看的出来受欢迎的程度。这不由让我想起来一个段子:被陪读和熊孩子虐得不要不要的家长们,可羡慕“白蛇传”里的许仙和白娘子了,一位进入雷锋塔,一位遁入佛门,时间一晃孩子中了状元,他们就马上出来感受荣光。然而,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现实很骨感的。我不敢说这样的“全托寄宿制”会百分百伤害到所有孩子,但把父母和孩子完全隔绝开来,缺乏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的生活,真心无法认同。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的互触,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所不可或缺的。孩子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必须依循成长秩序渐次展开,宛如一粒种子必须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成长一样。
说到底,全托的生活除了解放了父母,让他们解脱了苦海,还有什么优点?拥护这样做法的人,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理由,他们认为让孩子提早过这样的生活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锻炼出很强大的自理自律能力。但是,如教育专家伊建莉所言:比如幼儿园、中小学孩子,如果说真的这样能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那么孤儿院的孩子无疑是早期教育最好的?殊不知,现实有个现象称之为“孤儿院现象”:这部分人会独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后摇晃或不断重复某种刻板行为,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也没有沟通能力。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我们的情感交流。
首先,孩子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能力。
送孩子去寄宿,本质上是反自然、反天性的,是成人无视儿童作为一个人的自然需求、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孩子的头上。当孩子原始的自然需求无法满足,今后他的社会属性也难正常成长,无法正常表达。所以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必须有足够的相处陪伴时光,无论时间的频次和长度。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以至于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或不可思议。寄宿造成的情感疏离,对孩子和父母彼此内心都会有深远的伤害。许多父母不能很好的读懂孩子的内心,加上相处机会少,感情自然淡漠了。当一个孩子在亲情体验上缺失了,他只能出于紧张更多地索取爱,而不是学会施爱于他人。等父母老了,孩子说我工作很忙,送你们去养老院吧,你也不要觉得孩子怎么这么绝情?因为他的思维就是如此。
第二,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已经习惯了服从,有可能学会地更多反而是压抑和失去个性,却不能学会良好的合作和体谅。
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所谓霸道总裁的冰冷疏离地形象,其实深挖他们背后的成长经历,和从小长期被家庭家族扔在外地乃至国外求学不无关系。看似独立了的个体,内心却极度缺乏爱,不知道如何去拥抱爱。总是带着刺一味地提出要求而不是同理心去体谅他人。电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留守儿童或者过早过着封闭式的全托生活孩子,当他慢慢长大成人,他内心里对家的温暖的感受并不强烈,对父母的情感更是淡漠。
记得我认识一个朋友,他父母经商,家境非常优渥。,从小他就在所谓的精英贵族学校生活。有一次一起喝茶聊天时,他说:“毕业后的第一份工资,我是给我爷爷奶奶的。”我说为什么没想到给爸爸妈妈?他说他们不需要,我也不想。每次什么好吃的,他都想方设法给老人买回去,因为他的童年时光除了在全托学校外就只有老人的陪伴,他愿意为了他们做任何事。而父母,他觉得没什么感情,所谓的父亲节母亲节他从来不给过,更无所谓愧疚感。工作中,他也渐渐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可是总是有点带着锋芒的扎刺着别人,情绪容易上头,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对于婚姻家庭,也迟迟不敢走出那一步。他问我:我是不是有病?我笑了笑,心疼!我很想知道他父母明白他这一切内心想法不?如果知道了,他们会怎么想?
记得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我想,任何东西,再重要都不可能弥补寄宿生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养智慧的途径。想要培养出一个出色的孩子,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真心期望社会能更多的关注到这个问题,年轻时谁不忙?想要做一个事情总有万般理由,但是不想做一件事同样有各种借口。再忙,也请明白,努力的初衷是为了什么?哪怕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和孩子的相处,几分钟都是有意义的。厨房有香味,客厅有欢笑,父母有扶持,这种气场包围着的孩子,让他内心安全而滋润。孩子有梦,夫妻有话,老人有用,当所有有幸福感的人凑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