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孤独-陈果
“人是通过思考自我而非思考世界来初次亲近智慧的,正如人是在自我批判而非批判他人的过程中展示其勇气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以“明智”二字用来赞美头脑清醒、举止得体的人。”
“没有什么比勤恳劳动换来物质享受或精神享受更纯洁的了,同样,也没有什么比故作清高更庸俗的了。如果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道德教化”:它将物质享受妖魔化、以努力挣钱为庸俗、以谋生糊口为小事来凸显“功利”的俗气、反衬“道德”的清雅——这不但不应提倡,反而还值得警惕,因为那样的教化有违事实,误人子弟。”
“世上只有两件事最有价值:深感惊喜和使人惊喜”——”“诗人波德莱尔如是说。这话曾点燃我,激发我借着他的话扩展开去——世上只有两件事最有价值:live and let live(自己活和让人活);世上只有两件事最有价值:好好活,和让别人好好活;世上只有两件事最有价值:活得幸福,和帮助他人活得幸福。
“英国哲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在谈及他为何而生时,说出了这句举世皆知的名言“有三种情感,单纯而强烈,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支配他一生的情感就是“爱”:对真理的热爱、对某一个人的深爱、对人类的博爱。”
“很久以前,我的佛教哲学老师讲了一段他去九华山游学讲课时的亲身感受,大致是说:有一次他被邀请去九华山,给寺庙的出家弟子们讲课。晚上他独自在山路上散步,此刻早已习惯了上海人潮汹涌的他感到树影婆娑、清泉淙淙的山景美不胜收,令人烦恼尽消、心旷神怡,他禁不住一边念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边走近小溪,近观这轻快流淌的源头活水。看着看着,他不禁自问:“如此清净明”“明澈的泉水将流向何方?”思忖之下,发现泉水一路从山顶往低处走,直至山下。“啊呀,这么纯洁、无污染的水要流向山下的人间,被用来洗澡、淘米、冲厕所,实在是太可惜了”,他顿时心生不安。然而,哲学爱好者往往有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有着追根溯源的偏好,于是他继续追问:“被污染的水又将流向何方?”他想到有一部分的水会在阳光的照耀下蒸发为水蒸气,在蒸发的过程中完成自我净化,最终化作雨雪霜霭,落入地面的水道东流入海;另一部分的水渗透到泥土之中,经过土壤的天然净化,回归清澈,随着地下河道汇集入海。于是,九华山的清清泉水沿途虽历经污浊、饱受污染,最终还是会融于大海,在这个具有强大的自净能力的、庞大的生态水系统中重新恢复久违的清澈明净。”
“人的成长何尝不像九华山的泉水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纯净无杂质的人生起点,如那清淙欢快的涓涓细流。然后必要经历一段沉浮不定、渐趋纷杂的成长过程,如那遭受污染、浑浊不堪的河道。最终,总会回归于一个清净自在的人生终点,如那容纳百川而自成一体的汪洋大海。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成熟,看似越来越远离儿时的“单纯”,事实上却是越来越趋近淳厚而圆满的“天真”。”
“成熟的清澈,是因为“专精而不自闭,开放而有所守”。”
“同样地,身体的成熟伴随着性成熟,人类的性能力在时间中逐渐生成。多了一种能力,意味着多了一个选择,也就多了一份自由。性能力的成熟给予了我们“创造”另一个全新的“人”的自由。事实上,我很难想象,在人类世界中还有什么创造能比“雕刻”“塑造”另一个璞玉般的同类更伟大更彻底,还有什么自由能比带入一个新生命更美妙、更神圣、更严肃也更沉重!”
“就像《六祖坛经》所说“何名忏悔?忏者终身不为……永断不作,名为忏悔”。”
“进步源于好学,好学源于好奇,好奇源于一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7”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摘录来自
好的孤独(复旦名师陈果博士,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孤独的自己有多强大!)
陈果
此材料受版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