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 读书笔记
1025/9 503--520
我的话:
1.别列书单,列问题单。
一个问题清单更有趣和有力。用两个指标来给自己分类:相关性和好奇心。相关性是你能最快最大限度的获取收益,好奇心是你的动力源泉。
相关性往往是你回答了以后立刻有重大收益的内容,好奇心是你最有动力学习的未来方向。如果事态紧急,你可以从相关性开始解决问题。平常学习中,你可以从总分最高的那些问题开始。
2.想集中研究一个话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假装自己要写本书。列出这个话题下的所有内容,然后假装自己要写本书。以写书的要求整理资料,先列大纲目录,然后细分各个模块,一点点积累各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填补进去,然后逐渐完善。最终会形成一本书的知识架构,完整手工。
3.如何提出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问题?
1.不做伸手党,准备充分、目标清晰。
“百知谷”要求:一个问题,没看完百度、知乎和谷歌搜索前三页,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去提问。
2.好问题都是组合拳。
把问题问得更深入一些;真正精心设计的问题会让对方很爽,因为他也没有如此深入地思考过,这是一个整合的机会。你也许没法到达别人的高度,但是你可以站在很高的地方提问。
3.输出答案。
把他人问的问题做出答案,并列计划实行,并反馈回给对方。
5个绝佳的思考角度
1. 证据: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
2. 视角:如果站在其他人的视角看这个问题,会怎么样?如果换一个角度会怎么样?
3. 联系: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和模式?我们以前在哪儿见过这种模式?
4. 猜想:如果它与众不同,那是什么样的?
5. 相关:它为什么重要?
如果遇到一个问题,不妨从这5个角度组织知识,往往其中有一个能触发奇效。
摘录:
做一名真正的终身提问者
比终身学习者更有效
的,是终身提问者。
终身提问者的学习目标更清晰,
更不会在知识树里迷路,问题就是他
的明灯。
终身提问者的反馈更及时,问题
就是他的试金石,他很清楚地知道哪
些知识有用、哪些没用。
终身提问者的动力更强,因为他
知道一个问题解锁以后,会带来更
多、更大、更有趣的问题,但一切都
要从解开这个问题开始,他孜孜不倦,又平静从容。
终身提问者更有号召力,一个足
够好的问题,需要很多领域的人共同
解决,那些平时没机会一起交流的人
因为问题聚首。
别列书单,列问题单。
我们经常喜欢罗列书单、阅读清
单、收藏清单,这些清单最大的问题
是,始终没有动力去读,读了也没有
实践的动力。
一个问题清单也许更加有趣和有
力。
这个问题清单可以很长,也可以
很短。你可以一股脑儿地把自己所有
的问题都列上去,然后用两个指标来
给自己分类:相关性和好奇心。
相关性往往是你回答了以后立刻
有重大收益的内容,好奇心是你最有
动力学习的未来方向。如果事态紧
急,你可以从相关性开始解决问题。
平常学习中,你可以从总分最高的那
些问题开始。
当然,这个问题清单不会变短,因为随着一个个问题被解决,问题会
变得越来越多,但是你能感觉到自己
的问题逐渐在聚焦,你也会变得越来
越智慧。
假装写本书
你想集中研究一个话题,最好的
方式就是假装自己要写本书。每当我
要集中研究一个话题,总是列出来这
个话题下的所有内容,然后假装自己
要写本书。比如在做知识专栏之前,
我给自己列了这样一个目录——假装
我要写一本关于“知识内容设计”的
书。序 如何一句话抓住你想学?
第一章 内容产品的定位
第二章 内容产品的商业模式
第二章 内容产品的结构模块
第三章 内容产品的生产流程
第四章 内容产品的营销方式
第五章 内容产品的团队组建
第六章 内容产品的价值链整
合
第七章 内容创作者的自我修
炼
跋如何一句话怼死你?
下课的时候哪儿热闹往哪
儿凑,不多说话只认真听,偶尔问几
句。这就是高手的聪明之处——谈
话,尤其是高手的对话,都是一个大
家穷尽多年智慧、综合很多实践、全
力秀智力肌肉、生怕被鄙视的场合。
这个时候不争得失,认真听、好好
问,看似傻,其实是最聪明的做法。
这种人都是“问题少年”,他既能
提出精妙的问题,又有小学生的心
态。问题少年是让个人无法拒绝的
学习姿势。不过有的问题很少有人
回答,有人则屡投屡中——如何提出
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问题?
1.不做伸手党,准备充分、目标清晰。
“我真的想得到更好的个人成
长,我该读什么书?”
“古典老师,我看完了你的
《超级个体》的豆瓣书单,研究
了当当和京东的排行榜,还综合
了知乎的一些帖子,列了一个20
本个人成长书籍的阅读方向,附
在下面。我现在的情况是……按
照我这个情况,请你给我推荐一
本最适合我的入门书,以便我快速入门。”
你会回答哪个?后面那个努力、
具体、指向清晰,很难拒绝这样的问
题少年。
我对自己的员工有一个“百知谷”要求——一个问题,没看完百度、知乎和谷歌搜索前三页,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去提问。
2.好问题都是组合拳。
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请一定把问题问得再深入些。
“你觉得一个人真正入门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就知道一
个人差不多入门了?”
“除了读书,这个领域还有哪
些方式可以让一个人快速成长?
还有吗?”
“像你这样的高手,对于这个
领域未来5年的发展有什么洞
见?”
会不会很烦?但真正精心设计的
问题会让对方很爽,因为他也没有如
此深入地思考过,这是一个整合的机
会。你也许没法到达别人的高度,但
是你可以站在很高的地方提问。
3.输出答案。
朋友杜佳,是非常优秀的教学产
品经理。她有一个大优点,就是不管
什么时候你和她说的想法、意见或者
建议,她都会记录下来,发给你,并
且附上“根据这个想法,我做了一些
行动计划,你帮我再看看”。
5个绝佳的思考角度
1. 证据: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对
的、什么是错的?有什么证据可以证
明?
2. 视角:如果站在其他人的视角
看这个问题,会怎么样?如果换一个
角度会怎么样?
3. 联系: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
规律和模式?我们以前在哪儿见过这
种模式?
4. 猜想:如果它与众不同,那是
什么样的?
5. 相关:它为什么重要?
如果遇到一个问题,不妨从这5
个角度组织知识,往往其中有一个能触发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