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至少得分两个时期来说,而科举制的出现,则是其分水岭。
由于地形及气候等多种原因作用下,我们的民族一直是东亚大陆的主体族群。基于不断绝的血缘传承与独特的文字,我们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祖宗崇拜现象。
从造字本义看,祖宗最初的含义就是祖神或神祖。「祖」与「宗」两字皆从「示」。但「示」字的演变,似乎并非直线的:
简要的说,「示」字最初的三种甲骨文构形,对应上图从上到下分别表示神灵显灵、神主牌、祖先牌位。而「祖」字初文「且」无论是表示男性生殖标志还是类似墓碑的物体,最后与「示」字结合,表示血缘先人。
而更详尽的「示」字演变参看本人拙作《说文解字》部首分篇梳理第一(上)。
至于「宗」字,其构件「示」大部分时间内都是上面表示神主牌的构形:
甲骨文分期的黄组,已经是第五期,比较靠后的分期了。至于为何其更早的「示」字构件,反复出现T字构形与上面加一短横的构形,本人猜测两种可能:一种认为前者(T字构形)是曾建立丰功伟业的祖先,后者则是所崇拜的神灵、图腾之类;另一种是一般认为的饰笔。
但无论何种可能,宗庙都是类似西方神庙的存在。
那么,“祖宗”一词,就是偏正词组。意为祖先里面被奉为神灵者。其极端者比如商代人:商人将死去的祖先神格化为「帝」(天帝、上帝)。而商王的继承,乃「帝」“命”。
至周代,为推翻商人神格化的「帝」,周人将祖宗最远古上溯至黄帝,于是周人与商人就同宗了。然后再捏合一下一些远古传说,造出五帝传承——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于是,朝代更迭,就变成修德/失德的政治游戏。
而后来,一些功绩卓著的文臣武将也慢慢的被封配享宗庙(太庙)。所谓太庙,就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笔者所查到的资料看,最早出现非皇族配享宗庙的是晋代(西晋)。而自北齐/陈朝开始,配享宗庙的名额,不再局限于开国功臣,而扩大到整个朝代。
这时候起,太庙的存在开始突破姓族限制,向民族方向发展,可惜没能实现质的突破。
当多数曾经在位的皇帝都有对应的功臣配享宗庙的时候,祖宗一词的含义在中国/民族等语境下就近乎与历史重叠。
说句题外话:事实上,隋朝前后,是一个可类比秦汉之交的时代,可惜这一步我们没走好,皇家虽意识到单姓宗族的限制,开始接纳做出卓越功绩的异姓精英进入宗庙,但还是没有建立基于一族(民族)祖宗观。
虽民族主义没能在五胡乱华的年代完成觉醒,但皇家吸纳外姓精英的需求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个需求下,唐朝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自此孔庙遍及各地:
唐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赠孔子为司寇,谥‘文宣’,旋准房玄龄议停周公祀,专祀孔子,尊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配享孔庙。”唐贞观四年(630年)又诏“州县皆特立孔子庙,四时致祭,以左丘明等廿二人从祀”。各州县由此准予建立孔庙,诸儒名流从此也被纳入孔庙,同孔子一道共同被祭。
先儒:泛指古代儒者,封建社会又专指因阐发儒学而被许从祀孔庙的著名人物,先儒者以传经授业为主。先儒为孔庙祀祭第四等(一等“四配”、二等“十二哲”、三等“先贤”),始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太宗命以左丘明、公羊高等22人从祀孔庙,后经历代增添、改换,到1919年增至77人。
先贤:汉明帝东巡时,其子章帝到曲阜孔庙祭祀,并祭祀了孔子及七十二贤人。东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在鸿都门图画孔子及七十二贤的画像。
文庙(孔庙)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宗庙的部分延伸。部分程度上,兼有些许民族主义的职能。文庙这种偏弱的民族属性,在自身军事(科技)强大的时候,是很好的对外扩张工具,但若自身的军事(科技)发展停滞,盲目的扩张就等于资敌。盛唐之后,南方越南独立,东北辽金更迭,乃至蒙元暴起,南宋亡国(亡天下),其根源全在只有文庙。其结果有二,要么如中唐那般,盛世之时出现武人叛乱,要么如有宋一代,压制武人,乃至出现“三易回河”,妄图借江河险阻拒敌于北岸的荒谬之举。
综上,「祖宗」一词,于门阀崩溃前的某个中国人而言,等同于其宗族名人。而科举制葬送门阀后,「祖宗」一词于中国人而言,近乎等同于历史。之所以是近乎,因为据我所知,还没有哪本通史是站在民族的视角去书写并且广为流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