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辗转,邀君同行。
书窗中明几净榻
不可缺者香也
然沉水香不如闻花香
闻花香不如听茗香
听茗香不如观墨香
墨香非兰非麝
非色非味
逆于鼻
沁于目
故曰观也
人知观墨之香,可与墨语
……
《翰墨九方》 一场砚遇
汉末刘熙《释名》曰:“砚者研也 可研墨使和濡也。”
砚与笔,墨,纸合称文房四宝,由原始社会的研磨演变而来,汉代时开始出现了雕刻和石盖,魏晋至隋,形制成熟并开始多样化。
砚,心之介,德之操,艺之媒也?
中国文人素来以文立言,以行立德,以品立格,以砚传思达艺是也。
苏轼,米芾,叶小鸾,高南阜,纪晓岚,黄莘田,汪鋆,袁沛,祁焕,金农,端方等历代文人雅士,无不以砚呈品,以砚铭心,以砚为友,以砚为藏,以砚为乐。
故若知人,品人,解人,弘人,砚实则密钥也。
此套《翰墨九方》套牌选用细腻油润的和田墨玉,汇齐九块墨砚,是集九为吉数,并虔敬展于锦盒之中。
古代文人案头之上朝夕为伴者,惟砚可与终身相俱。文人雅士每得一方好砚,日夜赏之,为之赋诗作词,为之铭文书画。
九块墨研,各有造型各有千秋,瀚墨九方,意味深长。
文人以文立言,以砚传思达艺,
一石一砚之上集书法、篆刻、绘画、雕塑、材质、诗文为一体。
它将文人理想与工匠精神结合得相得益彰而风神逸趣。文人墨客为之心旌摇曳,浮想联翩,留下了许多咏砚、赞砚、铭砚的诗文。
砚有铭则贵,砚上镌刻的文辞,无一不是砚主人的内心独白与座右。
它是折射先人情思,透视文人情怀,反咉德行操守的一面镜子,砚拓更是由独乐化为众乐,将砚文化放大、延展。
韦应物《对韩少尹所赠砚有怀》:
“故人谪遐远,留砚宠斯文。”
老友将行,临别赠砚,伤感怀人,以砚台寄托离怅。
砚代表着中国历代文化精英思想、理想和抱负。
其坚硬有如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奋斗意志。
文人们以催人奋进的格言、诗词、警句镌刻在坚硬的砚材上作为砚铭,彰显“浩然气,磊落身,云天志,沧海心”的志向、信念与意志,并奉为行为准则,致力躬身践行。
砚台的温润反映中国人和谐宽容的包容气度。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从天工与人工最佳搭配、刀法与意境协调一致、形式与功能完美统一的佳砚中。
我们无不感受到其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包容与大气凝重。
这种包容,促使人心胸开阔、眼光通透、人格升华、心灵净化。
正如孔子所言:“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砚台的细腻正表现了琢砚者严谨缜密,追求务实的品质。
一方佳砚,一刀一刀地刻,一遍一遍地磨。
这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彼岸的过程,体现着龙的传人诚信务实、严禁细腻、专注热情、追求佳境的品格,同时也体现着这种品格在一代一代地传承,一代一代地延续。
文人雅士每得一方好砚,日夜赏之,为之赋诗作词,为之铭文书画。
九块墨研,各有造型各有千秋,瀚墨九方,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