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组中可能诱发 “破窗效应”的因素
“破窗效应”是关于环境对人们心理造成的暗示性或诱导性影响的一种认识,这种现象不仅在社会管理中经常出现,在企业班组管理中同样要谨防“破窗效应”的发生。
1、破窗效应的来源
“破窗效应”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的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停放在秩序井然的帕罗阿尔托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车牌摘掉了,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根据这一试验结果,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混乱无序、无规则可循、麻木不仁的心理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2、企业班组中可能诱发 “破窗效应”的因素
(1)规章制度不严密、不完善
一个班组的作风来源于班组的风气,取决于班组中正气和邪气谁占主导地位。规章制度是进行班组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不严密、不完善,就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混乱局面,容易使班组产生离心力。
(2)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
班组管理中,如果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事情,班组管理者没有严肃处理,人性中的从众性弱点会产生法不责众的暗示心理,对第一个闯红灯者不予制止,就会给所有等红灯的人们这样一个暗示:违反规则不会受到惩罚且能获益。他们还会这样想:反正我不是第一个,前有车后有辙!尤其是对于那些 “小奸小恶”予以放纵,久而久之,制度就会成为摆设,使员工产生懈怠轻视之心,工作流程会“被改进”,工作目标会“被修订”。
(3)初战不慎,开局不利
在每个班组的建设过程中,各种“第一”所产生的辐射效应是无穷的。第一次班会,第一次劳动竞赛,第一次质量安全检查,第一次优秀员工评比……如果每一个“第一”班组长都能认真设计,严格要求,每一个“第一”都能获得成功,那么今后这些活动将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发展;反之,若有某个“第一”因为设计不够严密,或者管理不够规范到位,则员工很容易从中看出他们“活动”的可能性,以后这一类的活动如果想再“亡羊补牢”严格要求,难度就大得多。而且,若后来仍无有效方法进行改进的话,则这一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又会辐射到其它类型的活动中,形成“破窗效应”。
(4)对错误行为教育不及时
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就在于及时、彻底、“一针见血”。有时候,由于事务繁忙,错误行为本身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或由于其它的一些客观因素,班组长是在员工错误行为发生几天之后,甚至是几个星期之后才对其进行处理;有时有些班组长又可能把员工的错误进行“冷处理”,或者只是轻描淡写的批评就了事。这种不及时的教育就象隔夜的茶,一旦错过了认识的兴奋点,就很难再在员工心中引起共鸣;事后说多了反而会增加员工的逆反心理,为今后的管理设置路障。
(5)教育方式不得法
如果教育无法深入人心,则组员可能出现“阳奉阴违”的现象:表面上承认错误,接受教育,实际上“心结”仍未解开,容易伺机再犯;如果此时在班组存在一些类似的员工,则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在班组形成一股“反势力”,使班组工作处处受阻。
二、企业班组管理如何防止“破窗效应”
1、标准力求精细化,不准打破“窗”
制度、标准、规范是班组管理的基础,也是防止“破窗效应”的安全网。制度、标准、规范应力求精细化,才具有可操作性。如工作场地6S管理标准,要始终围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方面展开,制定详细的标准要求。工作场地不仅要求地面干净、墙面整洁,原材料、零配件统一放置,成品整齐划一、干净整洁;甚至劳动工具和个人生活用品都应有固定的位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充分认识到“破窗效应”,充分关注细节,才能防微杜渐,形成良好习惯,使得管理不断推进。
2、执行做到严格化
及时修好“窗”。制度、规范、标准上墙是前提,执行严格是保证。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只有落实到行动中,才能有效地制止“破窗效应”的发生。执行严格包括执行及时和执行到位。当第一扇“窗”打破时,要及时处理,而且要按照标准处理到位。比如有员工违反操作规程时,按照操作规范和管理标准,班组长应该立即纠正并处理,班组长不能因为任何原因拖延甚至不处理;班后会要通报违规情况并宣布处理结果;让当事人会上谈认识。如果不及时处理,那么在下一次就会有第二、第三个违规行为出现。按照标准严格执行,三个环节缺一不可,立即纠正违规行为可以防止产生不良后果;班后会通报可以儆效尤,教育全体员工遵守规章制度;当事人会上谈认识能使之明白必须为自己的违规行为承担责任。执行严格化是班组管理的关键,是防止“破窗效应”的核心。
3、管理实现持续化
时时维护“窗”。由于人性中的惰性,养成一个好习惯比形成一个坏习惯要费力费时。好习惯需要长时间一点一滴积累,而破坏一个好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往往瞬间即可完成。同样的道理,制度、规范、标准上墙,执行严格,短期内防止“破窗效应”并不难,难的是将制度、规范、标准执行到底。执行一项新制度,有时会经历“领导重视——重点推进——懈怠执行——制度落幕”这样的制度效力衰减过程。当执行懈怠时,“破窗效应”慢慢显现;最后制度落幕,悄无声息,“破窗效应”不断扩散,“好事”无人做,“坏事”、坏现象随处有。只有把管理持续化,把执行和落实始终作为重点来抓,才能有效地防止“破窗效应”的发生。实现管理持续化是班组管理的内涵,是防止“破窗效益”的保障。
三、破窗效应的应用实践
应用破窗效应不仅仅是古人所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那只是吸取教训,非常肤浅,而管理强调的是成本效益、行为经济。大型的企业犹如千里之堤,人、事错综复杂,维护好千里之堤是有很巨大的成本,在实践中,当管理者面对各种不良现象时,层出不穷,这个时候谈防微杜渐是没有意义的,怎么样像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和“红牌效应”那样,扭转形势,解决破窗效应所产生的问题,保持持续改进和优化,才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主题。
基本上,破窗效应带给我们的思路就是从小事抓起,只有全部小事都不出乱子,才能做大事。在应用实践中,最直观的“小事”就是环境卫生,要把一个地方搞干净1天、2天并不难,但是要一个地方持续1年365天都很干净,那就只有顶尖的企业才能做到。这些事情并不难,缺的只是下定决心、持之以恒、配套机制、形成文化、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