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跨越时空地反复收听。作为高中政治老师的我,隔着屏幕,在线聆听了黄爱华老师的小学数学展示课《记时法》,get三点很棒的教学思考。
1.推送微课任务,跟进学法指导。
首先,黄老师在推送微课的同时,发放了“学习工作纸”,孩子们需要思考并完成3个问题:1.12小时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有什么不同?2.人们为什么要用24小时计时法?3.我的新思考。
其次,在课堂伊始,黄老师在现场做了一个小调查:你看了几遍微课?(如图1)
班上的孩子大都看了3-5遍,还有一些看了6遍以上。黄老师就请他来说说,为什么看这么多遍?孩子们表示:看第一遍完不知道该怎么写,于是又看一遍,似乎明白了一点,然后再看更明白一些。还有其他孩子说,微课很好看。
就在这时,黄老师对孩子们说:“其实,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学习方法……问题要进脑子,然后带着问题看一遍,不太清楚可以再看一遍……”说实在的,这节课里黄老师有多次对孩子们的学法进行指导。而这些指导,对孩子们而言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所以会是有效的。我们常常抱怨学生的不会学习,但我们真的把“怎么学”教给他们了吗?
2.寻找核心问题,提升学科能力。
每节课的课堂时间总是有限的,即便放到整个学期的范围里,依然是有限的,所以“什么是学科学习的核心问题”成为教师备课的关键点。
这节课里,我很清晰地看到黄老师要教给学生的是“逻辑”。他用“12小时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具体问题,来引导孩子们思考逻辑问题。
在孩子们的讨论中,他们发现了三个不同点:1.要不要加说明,2.有没有重复的数,3.有没有分段计时。
此时,黄老师抛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这三个不同点,哪个有资格排第一位?”说实话,我从没有想过原来有这样三个不同点,更不要说还得思考排序问题。我印象中的两种计时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换算。
从图2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第一次选择时都认为“要不要加说明”是最重要的。而接下来,黄老师的引导给了我特别多的启发。他先邀请选择A的孩子来说明理由,然后还运用了生活中的小例子“买了8点的动车票”来和孩子们讨论“加说明”的重要性。接着,他又邀请了极其少数的选择B和C的孩子也来说一说理由。紧接着,他引导孩子们一起来思考“为什么要加说明”,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逻辑链“因为分段,所以重复;因为重复,所以说明。”在全班的思考与探讨之后,他邀请孩子们来做第二次选择,有意思的事发生了——孩子们的答案大都改成了C。
透过这组数据的变化,作为老师的我们,会很清楚地发现孩子们想法的改变。而这样的改变,不正显示着孩子们逻辑能力的逐步形成吗?不正告诉教师这一阶段教学是有效的吗?
3.运用迁移知识,激发创意思维。
在课堂的后半段,黄老师围绕“24小时计时法有什么作用”与孩子们一起探讨。黄老师告诉孩子们,创客们为潜水艇的工作人员设计出24小时计时的手表,让他们来想一想,这只手表的表盘会长成什么样?1.既有0,又有24;2.只有0,没有24;3.没有0,只有24。这个问题,应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孩子们说出各自不同的理由。
其实,这个环节出现的时候,我是非常喜欢的,因为它让数学课为生活服务,开始“跨界”。所以,我在想,如果直接让孩子们就来当一回创客,在真实的表盘上标一标、画一画,这样会不会更有意思?当孩子们自己标注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0与24怎么标的问题,也一定会呈现出不同的答案。这个时候,老师拿起手机拍一拍不同的作品,然后再让学生们发表观点、进行互评。当然,这个活动还可以延伸到课后,让孩子们继续美化这个作品,这不就把艺术的元素完美地融合进数学课了吗?
在我眼里,这是一节非常棒的数学课。但如果只是看过、听过,总是会很快遗忘,毕竟我不是数学老师。所以,我把里面学到的引导“逻辑思考”的部分,依葫芦画瓢,在朵儿妹妹身上进行了实践。没想到的是,朵儿饶有兴趣,要求看黄老师原版上课。这大概就是好课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