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乡下的好处很多,比如你有足够的空间的种花花草草、养宠物之类的。我们家之前也常常养狗——家家户户看家必备的中华田园犬。作为颜控的我,对它们几乎毫无感情,除了它们还未长大时我还愿意和它们玩。但中华田园犬的品种决定了它能够迅速长大,和我的想法截然相反,然后我对它们的爱也就迅速消逝了。再加上日益严重的洁癖症,让狗跟我近距离接触这种事是完全不能想像的。
前段时间我表姐养了一只贵宾,相比而言长相自然完胜于中华田园犬。在我姐暴力调教下,它勉强学会了几个宠物狗必备动作要领,不过这种喜爱很快就烟消云散了。那只贵宾犬咬伤了我妈,虽然只需要去打疫苗,但发生这种事总是不那么令人愉快。于是,我对狗这种生物的戒备心愈加强烈了。
但事情的发展总是不如我们预期。去年寒假,朋友家的母狗生了一窝狗崽子,朋友送了一只给我家。顺便一提她们家是那种极度热爱养狗的家庭,家有三四只品种不一的狗是常态,甚至家里的气味都有些“与众不同”。我每次去她家,都有些害怕那些狗会突然冲过来冲我叫喊,还好朋友有控制它们的本事。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有一次我去她们家把鞋放在楼梯上。当我要回家的时候,发现鞋子遭殃了——因为是夏天穿的凉鞋,上面有很多亮晶晶大小不一的珠子。而此刻,它们已经完全与母体分离,珠子撒了一地。
接着说到那只小崽子。它初到我家的时候仅出生一个月正嗷嗷待哺。其实也是我心情迫切,寒假在家又没事可做,于是就隔三差五问朋友什么时候能把小崽子接回家。终于,朋友说它可以舔饭碗了,我和母亲就去朋友家接它。我们把放在一个纸袋里,母狗一直绕着我们的电瓶车转圈圈,它没有想象中的大吼大叫只是安静的陪伴在周围。或许它也知道,它的孩子注定要与它分离,这只小崽子不是第一个离开的,也不会是最后一只离开的。它要做的,只是呆在它身边看着它走远祝福它的未来。这份情,和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平淡无奇的感情受用一生。
小崽子初到我家的时候,母亲和我担心它不能吃饭。于是还特地去超市买了奶瓶和奶粉,母亲在这种事上有比我高涨的热情。等我们好不容易给它泡完奶粉,却发现它实在太小了还不会喝奶瓶,母亲就一点点挤给它喝。好在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我们很快就发现它会吃饭了,于是母亲和我也解脱了,不用担心小崽子活活饿死了。
小崽子很怕高,腿短且尚年幼,因而对于台阶有些超乎寻常的恐惧。我虽然嘴上嘲笑它,却为我们有些共同的恐高基因而欣慰。那时我们会故意把它放在台阶上,鼓励它下来,而它每次都不会让我们“失望”,对着和远远超出它高度的台阶透露出恐怖的小眼神有时还会叫喊几声…当它再长大一些的时候,它会边喊边跳下台阶,大概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暗示吧,至少效果还挺显而易见的。
因为在杭州读书,我很少回家。当我每次回家的时候,它早已把我忘记了。于是又会当我“陌生人”,对我紧紧跟随怕我做出什么危险的举动。而我总是很嫌弃地让它走开走开,它总是很配合地依旧紧紧跟随着我并时不时想用它的蹄子蹭蹭我的鞋子。这是我会大声呼救,然后爷爷奶奶就会来江湖救急。
这次寒假回家,它又和以往一样将我的印象抛之脑后。初到家时,它总是紧紧跟随我,导致我每次开楼梯门前都要小心翼翼地看看它是不是在旁边准备“偷袭”我。日子久了,它对我的新鲜感也逐渐消失。有时我会故意去挑逗它,如果它正对我有所求比如说它想从我这里得到食物,它就会跟我显得亲昵;但如果它刚从外面撒野回来有些累了躺在场地上晒太阳,它就会对我视而不见,就算我再去跟它挑逗,它也不会有多余的反应。和人一样,感情的付出总是不对等的。
话说有一次,小崽子趁我们不留神,跟着我们去散步。“灾难”从它跑到马路上开始了,它不喜欢和我们一样走路边,而是极其热衷于乱穿马路和大摇大摆地走在马路中间。我们对此除了担惊受怕也无能为力,还好过路的司机都好心的给它让路。冬日的傍晚,很快就天黑了。我们担心它天黑了不认识回家的路,便着急回家了,还贴心地给它开了手机的手电筒。但它却毫不领情,冲在了散步大军的最前面。到了一个路口,它兴奋地冲了进去,我们都以为它认错路了赶紧跑去找它。好不容易找到了,转眼又不见了。我开始担心它迷路了,大家一起来来回回找了几遍还是没找到,他们安慰我说小崽子可能自己回去了之类的。我当然是不信的,回家的路上回想着这个寒假我们之间的默契,心里空落落的。这种难过超出了我的想像,原来不经意间,我已经付出了真心。然而还没走到家门口,便听到了小崽子的声音…意料之外的喜悦。
后来,奶奶告诉我小崽子曾经两天两夜没有回家之类的。我才知道,这不是它第一次这么淘气了。不过,幸好它不是路痴,懂得离家再远也要记得家的方向。
小崽子自从克服了恐高后,爬楼梯能力日益增长。 有次我心情不好不想下去吃饭,母亲上来喊我吃饭,小崽子也跟着进来了。母亲和我说,你看它都来叫你吃饭了你还不肯去吃啊,我们不吃饭它都不会来叫我们的。哄小孩的话,可我还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下次回家的时候,小崽子大概又会忘了我这个熟悉的陌生人吧。
20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