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时。带着孩子们跟随先生回老家过年。
老家的夜晚特别冷,伸出被窝的手都是凉的。第一天晚上,很早弟弟睡觉了,我和哥哥也早早钻进被窝,读完故事书,他说妈妈,你给我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吧。
儿子现在对于家里的序位称谓,比如谁是谁的亲戚,外甥,姑姑,堂兄弟这些概念特别好奇。于是我和他一起回忆了我的小时候。
童年那些温暖的记忆,是孩子一生的滋养
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成长,我们讲故事的版本绝对不再是“小时候妈妈家里特别穷,常常没有白馒头吃”,而是想用那些还存活在心底的温暖来唤起孩子对老家的概念,因为这里是他的生命的根源。
我给孩子讲起了我在姥姥家长大的那些趣事,小时候我是在姥姥家的菜地里长大的,现在已经记不清那是几岁的时候。记忆中姥姥门前的那片长长的菜地里总是种满了各种各样应季的蔬菜,春夏有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秋天会有萝卜、白菜还有各种瓜果。
很多时候姥姥姥爷都会用一个小小的压井压出水来,然后用水管抽出水来去一点点浇灌蔬菜,我能记得那个时候,阳光是那样清新而明媚,甚至有些刺眼。我会钻进有黄瓜藤豆角藤等等蔬菜的田地里,看着流水咕咕哗哗流过,脚丫子泡在水里,直到现在都能感受到那种清凉。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儿,我会和小姨一起,整天趴在田埂上,一个个的去看哪个西红柿最先泛红,成熟,然后第一个把它悄悄吃掉。自然成熟的西红柿红的新鲜,剥开了皮儿就能看见沙沙的瓤儿,那个酸甜简直就是人间极品。现在依然能够想起那种味道触及味蕾的感受,只是再也吃不到了。还有新鲜的黄瓜,青青的茄子,最先长大的都会第一个被我们俩吃掉。
我还给儿子讲我是如何害怕茅草屋里的蛇,如何被邻居家舅舅逗哭,如何在秋收的时候在田野里烤红薯烧花生的事儿。秋天的黄昏,田野里盛腾起的雾气,村庄里的炊烟,伴随着烤熟了的,热气腾腾散发着香甜味儿的红薯,花生的味道,那样的场景一直萦绕在我的记忆里。趁着夜色摘花生,剥玉米,小朋友们在田地里奔跑的欢笑声,是我们尘封起来的童年。
这些爱 一直都在,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无论以后的岁月,我们走过多少千山万水,这些都是生命最初最珍贵的温暖。她会在我们疲惫不堪的旅途中,提醒我们来自哪里,将会去向何方。
儿子听的很开心,有时间还咯咯笑我,原来妈妈小时候是这样的。我很感谢我的孩子,是他们的到来,让我有机会一次次疗愈小时候的创伤,重新有勇气面对和缝补内在小孩的不完美,同时也拾起小时候那些美好的滋养着我的青少年记忆,因为这是我一生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情怀与牵念。
还聊到关于隔壁邻居伯伯逗他的事情,他今年明显的勇敢很多,面对老家人的“逗”,他敢于反击,而且还有气势的去对抗,维护他的正义感和界限。这点,我大大嘉许了他:“孩子,你真的很勇敢,比妈妈小时候勇敢。你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对别人,当你能够捍卫自己也能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他们就自动退出了,或者就没有办法啦"。
儿子想起和伯伯的战争,竟然还笑起来,今天又遇见,他们的互动也是以伯伯的“投降"而告终。
想起我像他这个年龄,只会哭呢,所以,无论外界怎样对待孩子 我们作为父母对他的解读和引领十分重要。
我们是把他引领到一个受害者角度,还是一个人人都不同的客观事实,是教会孩子接纳生活中的不同,还是用自己或者所谓的道德观念来绑架他,认为他不懂事,不听话呢?
我会用我的爱和原则来保护我的孩子。
所以我想到了,作为父母来说,不是和我们遇到的问题一起来对抗孩子,而是和孩子站在一起来“战胜”和解决问题。
当孩子感受到我们是真正懂得他们的时候,心自然而然就近了。
当我愿意放下权威和孩子一起去回忆去面对去生活的时候,他一次次说,我越来越喜欢妈妈了。
我说,我也越来越喜欢我的儿子了,一天比一天喜欢更多一点点。
因为爱是唯一的答案。
彤彤木: 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家庭教育亲子导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家庭教育指导师贵阳南明筑城阳光宣讲团宣讲师。
一位热爱学习和自我成长的女人,智慧,好玩,喜悦;喜欢阅读、写作和旅行,乐于分享与助人。 如果有缘,定会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