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书写时,文字,把漂浮的思想和流动的事件,实实在在地记录下来。
写第一篇文章时,我没有任何的观众,与写公众号相比,自由许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也不用在乎别人是否看得懂,但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必须真实。
通过真实地列出常年有关于写作的感受,以及真实地表示对秋丹所说的“先活出来,再写出来”的认同,我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结论:
1、学生时代的文字不是创作,没品质,除了得高分之外,没有其他的意义。
2、文字可以帮我梳理生活,抵达真相。
3、我如果可以把真相和我的经历再分享出去,就变成了我对世界的心意。
突然之间,我就想到了“礼物”这个词,我得到文字的帮助,文字是我收获的“礼物”,我想分享给外界,也是我给出去的“礼物”,从而产生了文章的结尾和题目。
在自由书写时,题目是梳理最后得到的真相,简单明了,是文章中最珍贵的那一点,于是“礼物”这个词也直接出现在题目中。
刚开始,我想把原文的格式调一调,发到公众号上,但是,读了读,觉得有些不舒服:
1、开头两个小节,我如实记录了学生时代与作文的关系,作为读者,阅读时觉得混乱,不知道到底要表达些什么。
从能量角度看,我在书写这段话时对“写作有什么意义”是饱含困惑的,所以,文字呈现出来的就是如迷雾般的混乱。
而我现在,对“写作的意义”已经清晰,想把它当作心意传递出去,我不能让读者阅读我的“混乱”,自然而然的,我想清晰地表达,于是,修改了文章的开头。
验证蔡娜老师课程内容的是,我也没有去思考写作手法,不过回头看看,新的文章,用细节导入,很有画面感;同时清晰冷静地说出我的“想法”——高分作文,不是“作品”,而是不得不尽力完成的“作业”。
可读性真的变强了。
原文中还有另外一处,表达比较混乱。提到秋丹的“归树小苑”,我情不自禁地加上一句“这是我最爱的一个公众号,没有之一”。
我提“归树小苑”,是想引出秋丹所说的“先活出来,再写出来”这句话,而我原来表示自己强烈喜好的话语牵扯了读者的注意力,消耗了能量,却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
最后,我把这句话去掉了,将那一段较为混乱的话语重新梳理成了:“别人把生活的领悟写得很通透,是别人生命经验的分享,就如秋丹归树小苑里的文字,她是先活出来,再写出来的,生活和文字,都是她的作品。而我,去书写自己的生活,并不是一种重复”。
从混乱走向了清晰。
2、我在文中反复用到一个词是“虚”,这个词,在自由书写时,我自己了解是什么意思,但对读者来说,这个词太含糊。
当我想把文字当作心意呈现出来时,我对这个词的使用不太满意。所以在新的文章中,我避免了这个字的出现,同时,用一些具体的、清晰的词句来代替“虚”,比如:“这个过程越久,我越感到不踏实”;“这一定不是写作的真相”;也保留了“我自己都觉得没法看,心中升腾起一阵尴尬”这样具体的话……
当我自己在阅读新的文章时,觉得很流畅,不会对“虚”这个字眼产生迷惑而导致阅读的停顿。
3、在自我梳理时,我写下点点滴滴的事件,从一个个情报中去发现真相。
我的底线是真实,“真实”更侧重于“事件真”,“想法真”,但是,文字和我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有落差的,我的文字没有办法完全真实地表露我的内心。就好像我虽然想将车恰好停在车位上,但是技术的局限可能会导致结果不能如我所愿。
自由书写时,我写道:“我既没有办法做到,直接奔向10万+,把它作为目的”,这句话好像在提醒读者:我还挺希望获得“10万+”的。就好比我对读者说,脑子里不要出现苹果,读者的脑海里只会出现苹果。
作为旁观者再读这句话时,我感受到了“不真实”:在刚开始写公众号时,我虽然有向外求,希望得到外界的肯定,希望有人关注,但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把“10万+”定为我的目标。
文字与我的想法是错位的,我进行了修改,变成“我既没有办法做到,把阅读人数作为目标”。
读来,顺畅、舒服许多。
综合以上这三点,把自由书写的文章变成礼物发出去,在这一次的尝试中,我试着做到:更清晰、更具体、更真实。对我来说,将混乱的文字重新组合,变成清晰的文字,是最难的。
同时,修改的过程需要反复地感受,不能急于在一个时段修改完,我需要好几天反复揣摩,才能将自由书写的文字变成“作品”和“礼物”,这个过程也在锤炼我的耐心。
写作既是在锻炼能力,也是在修心。∩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