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宦官,人们固有的印象是,心里扭曲,行为恶劣,阴险狡诈,唯利是图,极尽谄媚,迫害,挑拨之能事,为人所不齿,为情所不容,为事所不为。如赵高,魏忠贤,汉灵帝,汉桓帝时的张让,三国时蜀国的黄皓,阴阳怪气,贼眉鼠眼,搜刮暴敛,弄权误国,被人讥称为庵党。
但如果你认为宦官皆如此,我不好意思说你孤陋寡闻,只能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提醒你。凤凰生九子,生肖各不同,何况宦官乎?就说明代与宦官魏中贤势不两立的东林党,到崇贞时,不也沦落成不关心清浊,不关心山海关丢失,只关心自家私财和官帽子,导致明朝灭亡的毒瘤之一吗?东汉中后期的一个宦官,历经二(太)后四帝的宦官蔡伦就是一位光照千秋,为人类文明发展,为社会知识,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蔡伦可以说是中国妇孺皆知,世界早有耳闻的著名人物,因为他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者之一嘛。在他发明纸张之前,中国人用什么书写?龟甲,兽骨,竹木简,青铜器,丝帛。且不说
龟骨,兽骨,青铜器书写不便,也不说竹简笨重,易霉,就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奏章重达120斤,若翻阅大量资料,那又要用多重的竹木简?孔子勤读《易经》,竟然“韦偏三绝”(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多么不方便。再说丝帛,成本太高,一般人家根本用不起。总之,只能是望简发愁,看帛心虚。
蔡伦发明的纸张,轻薄,方便,人们读书不因竹简笨重还易绳断而烦恼,也不因丝帛昂贵而生畏。他还用人们生产生活中弃之不用的破麻头,树皮,破渔网甚至草为原料,变废为宝,造福人类,功莫大焉。
近二千年后,世界还铭记这位伟大的发明家,造福人类的蔡伦。麦克,哈特编撰《影响人类历史进程1oo名人排行榜》,蔡伦与孔子名列前十,西方人顶礼膜拜的释迦摩尼,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不起,名列蔡伦后。孔子,蔡伦,还有千古一帝秦始皇,隋文帝,成吉思汗,亚圣孟子和当代伟人毛泽东同列百名之中,可见蔡伦为中国争光,为世界增辉 ,功不可抹。
公元三,四世纪之前,中国人广泛使用纸张时,世界各国用什么材料来书写?古埃及人用纸沙草,古巴比伦人用泥砖,古印度人用贝树叶,古罗马人用铜板,后来欧洲人用羊皮(如《圣经》用300张羊皮),上述书写材料或坚硬,或易碎,或昂贵,或笨重,诸多不便,不一而述。当蔡伦发明的纸张和技术传到世界时,带给他们的是多么的惊喜与感激。可以不夸张地说,蔡伦造纸术的传承,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变了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同中国的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一样,改变了人类历史。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雷姆哈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蔡伦的评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后悔不迭,小时候的伟大人物,长大了才知道是坏人。有个文化名人更是直言不讳称蔡伦是“奸臣”。于是乎,把蔡伦视为不择手段,不惜踏着别人生命和血迹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长袖善舞,谄媚狠毒的小人,反覆无常的伪君子,朝三暮四的投机者。最后蔡伦逼迫服毒自杀,还用了“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来发泄对蔡伦的愤慨与不满,简直为蔡伦悲残结局而痛快淋漓,酣畅欣慰。总之,视蔡伦十恶不赦的浪潮甚嚣尘上,几乎成了一种时尚。
我却不以为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可以概偏全,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去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学者,指出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三个原则:A,价值性原则。“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即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即发明与创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B,客观性原则。不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以后人眼光苛责前人;C,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即“把历史人物放在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而不是以现代人的目光看待百年甚至千年以前的历史人物。
是的,蔡伦聪明伶俐,察言观色,甚至阿谀奉承,也许阴奉阳违。但13岁挥宫而成了小太监的蔡伦,不就为讨好上司图个好前程吗?皇宫之内,椒房之中,所有太监还有宫女,甚至那些被选入宫中妃嫔们,不正是为之而不择手段吗?窦太后执政,他只能极尽讨好,接近太后,以图得到宠幸;邓太后掌权,他只能察言观色,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得到垂青。当窦太后命他传递假消息,迷惑小皇帝,诬陷宋贵人,甚至审讯,从而导致宋贵人自尽,导致宋贵人的儿子由太子变成诸侯王,他一个小小宦官,岂能扭转全局。蔡伦不去,自有王伦,刘伦争着抢着去,况且作为主子宠幸的奴仆,能不唯她马首是瞻吗?窦太后去世,邓太后执政,后宫换了主子,难道让蔡伦为窦太后殉情不成?况且邓太后在历史上算得上中国最出色的女政冶家之一,能得到她的赏识可见蔡伦非同凡响的才能。至于人品,如果他獐眉鼠眼,行为猥琐,举止轻浮,能逃过邓太后慧眼?作为高级宦官,为太后鞍前马后,不计辛劳,得到垂青,是蔡伦能力所至,谈不上人品低劣。当然我们也不认为蔡伦这种行为值得后人借鉴乃至欣赏,只能为其不齿行为而叹息,但又岂可苛责古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何况近两千年前生活在皇宫大染缸中的一个宦官?蔡伦不是圣人,却被近二千年后的外国人与圣人同列为《促进世界历进程100名人》之榜首,而我们中国的后人,却对他几尽贬斥,不应为之汗颜和深思吗?何况,汉安帝刘祜也不怎么地道。扶他即位,视若己出的邓太后在世时,几尽奉迎,邓太后去世,立马人走茶凉,对邓氏一族以大逆不道而废弃,或没收财产,或逼自尽,或贬斥远徙,又迫不及待追封自己的亲人或皇帝,或皇后,甚至太后,连当年一个受窦太后旨意陷害其祖母宋贵人的蔡伦也不放过,下令廷尉治罪,多年后秋后算账,能算仁君吗?于是乎,蔡伦被定在耻辱柱上,不愿受辱,饮药自尽,死亦刚烈。
三十年后,蔡伦被昭雪。一千多年后的《后汉书,宦官列传》评价蔡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尽心辅佐汉和帝)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去乡间考察)”,够了,不赘毋述,古人尚能如此肯定蔡伦,还不说他改进(发明)造纸术,也不说他主管铸造尚方局,亲自试验淬火技巧,督造一把利剑,被后人称为“尚方宝剑”,仅上述几句评价我们不应肯定蔡伦这个人吗?至于“奸臣”,“奸宦”,还用“苍天饶过谁”,诅咒一个不幸饮药自尽的古人,是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