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巴陇锋长篇小说《五月黎明》《秦岭人家》《丝路寻祖》和散文集《笔尖上的芭蕾》四本新书陆续出版上市之际,6月5日,作家、编剧巴陇锋应西安欧亚学院邀请,做客国学讲堂,访问并进行讲座。
相关信息,具体如下——
题目:从历史到未来,传统文化在影视作品中的蕴润
时间:6月5日(周三)14:30一16:30
地点:北E-107
主办单位:西安欧亚学院孔子青年社区
主持人:李嘉瑜(开场主持) 西安欧亚学院学生发展处处长助理
武倩 西安欧亚学院孔子青年社区基层团委书记
主讲人:巴陇锋
巴陇锋 作家、编剧、学者。中作协会员、文学硕士,陕西省编剧协会理事、鲁迅文学院中青年高级编剧班学员、中影协新文艺团体电影人才培训班学员、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陕西“百人计划”作家、西安市“百青人才”作家,出版有长篇《云横秦岭》《永失我爱》《五月黎明》《丝路情缘》《秦岭人家》《丝路寻祖》、散文集《笔尖上的芭蕾》等9本书,凡200余万字。
其中,《云横秦岭》为2013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图书、获全国小说奖,《丝路情缘》为北京市2016年重点图书、被2023法兰克福书展重点推介、其5集广播剧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五月黎明》为2021年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图书、位列敦煌文艺出版社2023年度好书等多个荐书榜榜首,《秦岭人家》入选中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名刊名社拓展选题名单、文艺联合书单2024年5月榜单、2024陕西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丝路寻祖》为西安市“百青人才”支持项目。
巴陇锋还在《中国作家》《文艺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余万字,其中《乌兰察布之恋》位列《思南文学选刊》AI榜第五名(莫言第二),《有师如玉》获《视野》杂志全国征文奖,多部作品几千次进入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中高考试卷。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6次,参与策划、编剧、制片、审片《那年花开月正圆》《密查1938》《白鹿原》等影视剧400余部(集)。小说散文剧本均有获奖。
讲座内容提要:
历史、传统和小说、影视,四者关系紧密。如何将历史、传统的根脉厚植于当代小说和影视剧中,是创作者和制作者的重大考验。伟大的历史实践、光辉的奋斗历程,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不竭源头,是厚植历史传统的重要门径。然而,对于创作者而言,历史首先是“眼中之竹”。如何将“眼中之竹”变为“胸中之竹”,需要创作者是个有担当的博学之人,对历史进行审美的历史的人性的哲学的关照。而如何将“胸中之竹”落为“纸上之竹”,需要创作者进行文字、形象、主题、情节的外化,进行艰苦创造、艰难创新,将其变为文本、搬上荧幕。这是“一个人、一个团队的战斗”,需要不断与自己战斗,突破自我,实现“小我”的“大我”化、公众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并反哺历史传统本身。
讲座过程:
本场讲座提前开始,共进行了两个小时。
讲座结束后,巴陇锋向武倩老师和宋卉老师签名赠送自己的长篇新作《五月黎明》和《秦岭人家》。
西安欧亚学院介绍:
西安欧亚学院创办于1995年,是一所以管理、经济学科为主,艺术、文学、教育、工学等协调发展的国际化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学院位于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是陕西省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民办高校,教育部信息化试点优秀高校、陕西省高校教师培训基地。学院已连续11年位列校友会网“中国财经类民办大学排行榜”第一名,是中国大陆地区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最高的财经类民办大学之一。学校懂得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当今市场经济最新鲜的变革,并且前瞻性地把握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致力于培养独一无二的毕业生,使其具备专业才能、终身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应对全球化的工作环境。
西安欧亚学院建校29年来,秉持“国际化 应用型 新体验”的质量内涵,践行“以学生为中心 以贡献者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开放的办学思路和充满创新的教育实践,在变革中不断突破和发展,办学质量及品牌声誉持续提升,赢得学生、员工、企业、同行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高度认可。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ACCA黄金级教育机构、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会员、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成员高校、国际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联盟成员高校,拥有会计学、金融学、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8个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