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10
20:42 pm-22:34 pm
今天墨尔本天气晴好,气温仍旧很低,白天去店里工作,下午吃完饭,去超市买了至今后就回家了,练完字画完画,注意力又神游一会儿后才来敲字。店里有时生意不好,闲散的时间特别煎熬,于是随手带了本《中国哲学简史》去店里,没人的时候瞄上几眼。昨天今天不知不觉中,竟然粗略低读了二十几页,书是冯友兰著作的英文版,很多单词也看不懂,看一半猜一半,希望借此对传统中国的文化脉络梳理一下,看不下去就不看了。
前几天也开始看《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作为普及知识,由于对历史背景了解十分混乱,自己总是云里雾里,看着看着就丢了兴趣,没法继续看下去,这读书也真是及其讲究缘分的事情,尝试东西方结合着来看,跳脱思维玩游戏,希望这个月都能看完。
【轮椅老爷爷】
已经做了三次前台收钱工作了,流程也基本熟悉,由于第一次上手工作时遇到生意极好,这及其忙碌的初体验让我记忆深刻,接下来的几天生意都不如第一天,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前台工作的有趣点在于,会遇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人,这三天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独自坐轮椅来吃饭的老爷爷。
老爷爷自己推着轮椅来吃饭,吃饭时都会准备一份报纸,然后吃上两个多小时,老爷爷胃口很小,吃地也及慢,一份餐的量都吃不完。天气这么冷,饭菜早早地凉了,收完时总觉得很心疼。老爷爷行动不太方便,耳朵也太灵活,但每次跟他说话时,他的脸上都有笑容,非常真诚地说Thank you。有趣的是,老爷爷每次吃完饭都会留小费在桌上,两三块钱的零钱,然后推着轮椅离开。
面对真诚的老人,自己总是特比心软,不敢面对,面对他们时,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局促不安,想做些什么但又不知道怎么做,或者做什么。帮助老爷爷点餐时,他的眼睛里总是水汪汪的,像极了奶奶的眼神,眼眶里充盈的水像是要溢出来,总担心那是止不住的泪水。心中无法面对人在年老之后的身体衰弱和行动迟缓,事实上,我也没有做好准备面对父母老去的那一刻,这触动源于爹今年开始带上了老花镜,先前倔强的他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是老花眼,固执地不服老,或许从上老花镜的那一刻起,他终于肯承认自己真的老了。
早在几个月前,少侠系列中就写了几小段关于奶奶的故事,打开文档两次,想要尝试写完,无奈,每次都落败而逃,那一篇不敢写完,有种奇怪的直觉,写完那篇故事,奶奶可能就走了。依旧信守着那个不成文的规定,只写完全结束且没有续的故事。
我不知道人是从哪个时刻意识到自己开始老去,脸部的皱纹,头间的白发,还是气喘吁吁的身体,尤其是养育子女的父母。目前,我是绝对不想要小孩的,那是一个新生命,责任重大,这世间有太多的苦难,我不想因为自己的私欲让“它”受苦。人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渺小,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伟大,那是一个自由滑动的区间,一个坐标轴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象限位置。
【你生活的时代】
从爷爷奶奶生活的年代,爹娘成长的时代,自己,再到妹子的成长环境,这是我在自己有限维度空间中可看到的不同生命轨迹的变化。爷爷奶奶总是追溯他们生活的年代有饥荒,吃不饱,而且动荡;爹总是回忆他小时候放羊时看到的天空多么蓝,娘也时常夸耀当年进歌舞厅跳舞的趣事;我总叨叨着小时候山里玩河里荡的往事;妹子大概也能回忆起小时候被爹娘拿拖鞋挨揍的画面。一家人欢聚一堂时,似乎都自说自话,沉浸在属于自己的那个辉煌岁月里,任凭时光往前走,还是忍不住地要回头。
每个人都死命地拽着过去的美好,不松手,哪怕那过去的一团糟,吃不饱,穿不暖。爷爷奶奶用他们的过去教育爹娘,爹娘用他们的生活教训教育我们,我偶尔也用自己的过去去训斥妹子,这归纳总结的本事总是惊人地相似,它大概是是我们人类生物构造的一个特点,始终无法回避,但需要了解。
先前自己琢磨出一个“珍惜体力劳动机会”的想法,大意是指,现在的小孩越来越幸福,从小就开始接受各种良好教育,从重点幼儿园到重点小学,到重点初中,再到重点高中,重点大学,20岁之前,生活琐事大概都是被父母照顾妥帖,极少干家务事,干体力活,只负责读书。这里说的情况是一种社会主流现象,无法细说教育体制或者讨论相关利弊。我在想,再年轻的一代人在未来可能真的会逐渐丧失“体力劳动”的能力,也或许根本没有机会去“干活”。
我大概是有受虐倾向,因为从小也听话,帮爹娘做家务,现在也喜欢干活,干活在某种程度上对我来说是“放松”,自己精神状态良好时多半因为“有事做”,每次去实习工作,店里干活,都特别开心。我好像意识到,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来源于“不停地做事”,“做事”在另一种层面来说就是“创造”,或者说是“创作”,已经不止一次地发现自己在“工作”中更快乐。
听很多人都说,要是有钱了就怎么样,要是有时间了就怎么样,但真正有选择权利时,大多数人往往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反而又再次跳进曾经的那个大坑。“如果怎样,就怎样”的句式在现实中总是差一口气,不过作为“自证预言”倒是一个有趣的讨论。
不久前干活时心里时常惋惜以后的年轻人没有机会“干体力活”了,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些经历,当别人都没有时,你拥有的或许就有那么些“稀罕”了。甚至,为此有过小小的焦虑,但有一次跟花姐的聊天中,被点醒此事的逻辑。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一代年轻人肯定会遇到更多新奇又与众不同的事情,年老的一代人势必会错过一些机会和体验,但这能分出好坏对错吗?可能是没法做评价的。
曾经的年代有四合院的近亲邻里,现在的社会更有个人隐私,曾经固守一方田地到终老,现在云游四海浪荡不羁。这所谓的不同生活方式,社会变迁大概都分不出好坏吧,历史滚滚向前走,任何人都挡不住,要问那个时代人们的幸福指数,快乐指数,这从何而来,找谁问去,无人解答。
尽管对于过去的生活会有些怀念,甚至试图用文字去还原那个“精神家园”,但若有机会让我重生,我一定不会选择,逝去的任何东西都不回头,孤倔不愿意用“现在的生活”与任何东西做交换,不后悔任何一个选择,不遗憾任何一个错过的人。
你生活的年代一定是属于你的年代,属于你的最好的年代。
从这个维度来说,焦虑必要吗?衰老可怕吗?不一定吧,去接受你生活的这个时代,且珍惜行走在自己人生轨道的每一分每一秒,身后的每个点都会指引你走到最后的终点。冷静地看着这个时代,看着它变好或变糟,随之改变或者静观不变。
以前想要拼命摆脱身上的稚气青涩,现在不想摆脱,也不想隐藏,晒黑的皮肤,红色的痘印,眼角的笑纹,我都爱,时光前行时留下的年岁递增,只是一串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