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接连看到行动派【梦想盛典】的宣传。
另外一个是百颐堂【2016梦想蓝图课】
这种活动女性参加的比例最高了。
不禁想起夏洛克电影中他这样喃喃自语:这是一场我们注定会打输的战争。
《社交网络》中的卷发马克,难得的几次放狠话之一这么说,“他们只不过是羡慕你把东西做出来了,而他们的只是停留在头脑中的一个想法”。
就像潜力之于实力,或者说,最佳新人奖(奥斯卡从来就没有这玩意儿)和最佳演员。
我们从小到大习惯了有人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样的路是捷径什么样的尝试很危险。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现在还为每一篇火爆朋友圈的文章加一个赞;那只小象从小被绳子拴住,长大后却依然认为绳子可以困住它。我们习惯了思维被绑架,习惯了选择性的以为美好的事情只要想就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那些写作的人,他们又亲身经历了多少?
真正make a difference的人,不会闲着无聊来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因为评论里的反对意见而反驳几个回合。
慢慢地,我终于懂得judge one person by what he did, not what he say.
前天看到一篇文章的标题,叫好女孩只得到了一个好字、坏女孩却得到了全部。归根到底,“好”和“坏”还是一个外在的评价标准,所以“好”指的是让别人满意,而“坏”指的是只想着自己。
我们的社会是这样规范的,但我们私下里都羡慕那些从不为别人眼中的他们而活的人;所作所为从不要求别人的标榜,不渴求别人的理解和爱——就想到了Professor Snape;他的爱恨我们看得一清二楚,他从来就只是他自己。
分享这个词,我也很矛盾。
能分享出来,首先是自己一定要有这个东西。就像我只有去过北京才有资格告诉你去北京怎么走;就像老班说我在高考这条河里趟过无数次,哪里有暗礁我都明白,所以你按照我的指示来绝对没有错——当然,我一向信任他;甚至是初相识有点针锋相对的时候,我也相信他,因为外在的硬壳都是为了保护内心的镜子不受玷污。
但是我的职责不是把你带到北京。
我有我的旅程,而你是否最终到达北京与我无关;这不是冷酷,是真正懂得该为什么负责,该让什么放手。
分享对于双方都是一把双刃剑。
对接收者,确实能得到干货,但不属于自己。很容易陷入“我这样做了所以我能做到和你一样”或者”我听了代表我掌握了“这样的自满;TED上《不要对任何人说出自己的梦想》是同样的道理:你的大脑很容易弄混你说出来的和现实之间的区别。
对于分享者,一方面很愿意把自己的经历传播到更大的范围,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更快速成长的迫切。前者会分散你的精力,因为分享同样是无止境的;后者则让你对自己现有的框架有了依赖,渐渐地你只会往里面增添新物品,却不会再有推倒重构的勇气了——20世纪初物理学大厦上方的两朵乌云,你真的相信它们只是乌云?
说到成长。
我倒是很少喜欢一件事超过三个月,亦或粉上一个演员;三个月足够追完之前所有的剧作,然后在剧荒的日子里,粉丝们要么开始讲究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要么开始分散注意去别的地方。刚好我是后者。
幸运的是,在很少有持续不断创造惊喜的娱乐圈,我的男神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