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签这种事,总是让人第一时间产生逆反心理,你凭什么给我贴上一个标签呢?我一定不会是你所期望的那样。其实,如果能正确处理好标签,我们将为孩子,带来一条健康成长的道路。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反对别人随意给自己贴标签,定义我们,但不是真的反对贴标签这事儿了。试想一下,你的朋友给你贴个标签,说哥们儿,我觉得你特别有才。你会拒绝这个标签吗?别扯了,你早就不知道乐到哪里去了。
所以反对贴标签这事儿,我们反对的是操作过程,害怕被贴上的是坏标签,比如说你怎么那么胖,还好意思那么懒这这之类似。
实际上,好的标签,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是很喜爱的。而且从孩子的心理上来说,他们正处在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时候。
他们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家长,得到老师的认可。良性的、善意的认可,定然能够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首先,我们必须给标签分类,我将标签分为两类,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的比如乐于助人、消极的比如爱欺负人等。唯有分类之后,才能根据类别和情况,对孩子进行良性的指引。
积极类的标签,贴上去之后要注意引导,比如说孩子喜欢音乐,这算得上积极一类的,但是如果我们引导变成了压迫,逼着孩子去学。那孩子肯定会逐渐方案,甚至后悔自己有过这一爱好。
消极类标签,贴上去后,要和孩子商讨如何解决。注意,不是家长老师来想解决办法,而是让孩子学会解决办法。
其次,分类后,谨慎给孩子贴上标签。
必须确定标签的正确与否,比如说一个孩子对某一件事某一物极其坚持,甚至是犯错也不愿意放手,这能给孩子贴上一个固执的标签吗?不能,我们必须去了解背后的原因,孩子的坚持,未必是固执,也许是因为那一件事对于他来说,有极其特别的意义。
因此,贴标签这一件事,需要老师和家长,细心观察,认真总结,才能将某一个标签,慎重贴给孩子。尤其是消极类标签,如果草率为之,比如说我们草率给孩子贴一个固执的标签,以后都从这个视角去看待孩子,那么可想而知,孩子即便是不固执,也因为反对家长老师这种偏见,而变得固执了。
其三、必须认识到,标签有时效性。人是在不停变化着的,孩子在成长,也是不停变化的,不能固化某一类标签,然后数年不变,比如说孩子喜欢机器人,不可能长大了还必须喜欢机器人嘛。如果说贴了一个标签,就永远不拿下来,那么必然会限制孩子的未来。
某一标签,只会在固定的时效里,有着一定的意义。家长或者老师,必须用辩证发展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一个孩子在你的眼里,三年如一日,那家长们,必须要谨慎了。
时效性,可短可长,对于消极类标签,我们必须和孩子一起,解决掉这个标签,尽量让这个标签早点消逝,要让孩子明白,这个标签是暂时的,可以解决的,而不是恒久不变的;积极类标签,我们要和孩子去挖掘这个标签背后的乐趣和意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标签的保鲜,让这个标签保质期更长。这样才不会在将来感慨感慨,年少的梦想,都从未实现。
年少的梦想,之所以未能实现,就是因为这个梦想标签,早就过了它的保质期了。
其四、为孩子建立标签档案库,记录各类标签,以及当时的处理方法。
标签档案库,看似繁琐,实际上却是在让工作更有条理。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会出现一定的反复,比如说手机问题,游戏问题。孩子可能会一次又一次战胜,然后一次又一次失败。如果我们有一个档案,那么当再出现这类标签时,我们就不会措手不及,不会在重复之前的弯路。我们会在之前的处理办法上,找出更好的解决之道。
一条条积极或者消极的标签,就是在为孩子指引健康成长的路,消极标签让我们知道孩子缺点,并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积极标签让我们明白孩子的优点,并去挖掘优点深处的意义。贴标签,能够让孩子逐渐走上自己喜爱的,梦想的道路,也能让家长和老师工作更有条理,师生、父子、母子之间关系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