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饺子?圆肚尖角的皮包馅。
一说起饺子,就会联想起过年。在东北,最受欢迎的或许是酸菜饺子,个个都是大肚子,象征来年的圆圆满满。在内蒙,羊肉萝卜馅是家家户户的首选,不只食材便宜,还耐冻,初一包好的饺子,放到15都没问题。在河南、河北、山西这些中原地区,估计猪肉韭菜、猪肉白菜馅的饺子最多。因为无论在大江南北哪里吃饺子,这两种馅必在菜单的前排。
相识南方朋友,才知道还有干饺和湿饺的区别。干饺就是我上述提到的饺子,下水后捞出沥干,沾着醋碟吃。而湿饺,有点像馄饨,要有饺有汤,端出来就是整整一大锅。他们不沾醋碟,沾得是酱油。在重庆,学校里有砂锅水饺,大抵是湿饺的一种。冬至时节来一锅,真是享受。不过他们用的是辣椒碟,都是红彤彤的辣椒油,我一直不适应。
做饺子,做的是不辞辛劳。
蒸饺是我们那儿的拿手主食。家长做蒸饺,都是两三个笼屉一起。不是市面上蒸小笼包那种迷你笼屉,每一个,都有铁锅那么大。每一个饺子,大小大概和半个大香蕉差不多。饺子皮也多种多样,白面的最为多见,淀粉的最为稀罕。纯淀粉做出的饺子,晶莹剔透,把里面看的真真切切。
越往南走,人们越爱吃煎饺。做法简单的,就是先把饺子煮好后,第二天一煎,看着金黄金黄的,皮脆肉大,早点的不二选择。但是,煮过的饺子毕竟不是新鲜出锅的,总能感觉到肉馅隔夜的蔫味,我甚是不喜。在浙江衢州,朋友带我到一家出名的生煎店。那儿的饺子,就是包好后直接上煎锅的。这可考验老板的技术,不仅要浇油,还要浇水。掌握不好,饺子皮就粘在锅上了。那是我印象中最鲜美的一顿煎饺,即使后来在很多酒店吃过金丝煎饺之类的高技术活,也再难忘当时皮脆肉嫩菜鲜的感觉。
有时候,饺子只是形式,享受的是有层次的味道。
蛋饺非常难做,鸡蛋饼要摊的平整,关键是饺口处要粘的劳。有大厨的家里,节庆时会做几个蛋饺,上面撒点番茄酱或者其他什么看着鲜亮的酱汁,喜庆。在饭店里,大师傅们还会在蛋饺上淋高汤。如果里面包的虾仁,那味道极好不过了。
广东人喜欢吃虾饺。在早茶铺里,一个小笼屉,每个里面二到三个虾饺。看起来爽滑Q弹,用筷子夹起来,圆嘟嘟颤巍巍的,像个小宝宝。至今未去过广东,是吃货的一大憾事。但在香港吃过几家正宗的茶点,虾饺里放了鸡汁,既能品尝到虾肉的弹性,流出的汤汁也甚是鲜美。
饺子的远亲,是燕饺。看起来已经不大像饺子了,肚子太鼓,两头都被挤得圆圆的。燕饺难做,已经不时家常菜的范围。燕饺一般是鱼肉馅的,掺杂点猪肉增加黏性。亮点是饺子皮,是用肉做的。具体步骤我也不清楚。大致是将肉剁成肉糜,在加些许辅料,制成的吧。口感清脆,还有点韧性。有幸吃到从福州新鲜运输的燕饺,虽味道并不出奇,但口感着实不错。
前段时间还看到一大厨发明了鱼饺,是用鱼肉做皮,羊肉做馅的饺子。也算是别出心裁。现在都在说创新,饺子也在不断变换。只是别忘了,饺子的核心,永远是圆肚尖角的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