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组所有成员面向大家分享的一个案例。
思考一:在分享之前这个小组成员做了什么?
个人见解:①每个人都对老师抛出的任务进行了思考-②每个成员将自己的思考,或观点,或疑惑,分享给同伴-③观点讨论直至认同,疑惑讨论直至解决-④一起将信息汇总、梳理-⑤指明具体发言者。
为什么有这个角度的思考?因为往往最珍贵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恰恰也是我们要沉浸的,只有沉浸,才能有训练孩子的具体支架,现在,课题组的每个人,乃至我们学校的每位教师,都知道小组合作这个词,且认同小组合作很重要,然后呢?因为突破不了,所以放之任之,结果自然可知,所以,知道和做着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路”,就如早上的研修课,就自己的观课情况,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小组内合作,“说什么”孩子们明白,可怎么说?谁先说?依旧没有突破,这是我们每个课题研修人的责任,故,思考,在课堂上实践,反思,改进,课课如此,节节如此,相信时间,更相信大家!
思考二:寻找每个发言者的思维方式。
s1:管理型思维。假以时日,领导型人才。
s2s3:这个分享内容应该是本节课的关键,两个孩子能清晰地表达,s2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s3从目的地到达出发地,一来回,说明已内化。若从培养学生的“闭环思维”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让一名学生来说,如此,能还原分数变换的完整性。
s4:从板书来看,这名同学属于知识的搬运工,还未达到融会贯通;但从之后的修改来看,他通了。从他身上,能想到教室里的一个个类似的个体,这些个体需要助推,比如,这节课的目标是5,这名同学在未修改板书前达到了4,就是后面几位同学的交流助推他达到了5。那么,助推是如何产生的呢?来源于s1的这句话“这就是我们组的想法,大家有什么想和我们交流的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吗?”这句话就像一根纽带,链接起了这组和其余学生的思维,从而将大家的思考推向深水区。
s5:“评+总”思维。
s6 :“补”思维。
s7:“问”思维。
s8:闭环思维。回答了s7的疑问,又回到了板书。他应是在脑海里搭建分数意义的知识框架,在搭建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才有了如此之说。
思维也是可以训练的,案例中这些分享者呈现出的不同思考角度正是节节课、科科课长期坚持训练的结果,故,将“夸、评、补、问、拓、建、总、聚、转”9个思考角度内化,转化成学生们熟悉的语言支架,落地在自己的课堂上,如此,课堂上类似的风景才会越来越多!
仰望星空很重要,但,脚踏实地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