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学生建立目标感
在事事无常中迎来了所任教班级的第六节生涯规划课程,我的生涯规划课程紧紧围绕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目标”感进行。
有目标才去奋斗,所谓“目标感”,就是在意识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在行动上心无旁骛、朝它靠拢。目标感并不等同于目的性,更不代表功利和势利。目标感,只是让你的行动有效。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让初步建立起来的懵懂的目标感永葆激情,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作为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来说,他们面对的都是爷爷奶奶的早出晚归,他们的生活就是亲眼看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带着沾满泥土的疲惫的身躯,端着爷爷奶奶为自己做的缺盐少油的饭菜,放学回到家把书包一丢,三五成群的在田野、山坡撒欢,不知道自己长大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在这些孩子的心中从未有过目标感的意识启蒙。只知道父母在外面打工的留守孩子孩子们,由于亲情的缺失,更谈不上有任何目标感。当你随机问学生:你长大想干什么?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去父母打工的地方打工。在学生的心中,打工就是外面的世界。
作为体制内的老师,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下,永远都逃不过分数的“拷问”,作为教师,除了教出理想的分数,比分数更重要的就是育人。德、智、体、美、劳一样都不能落下,我把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美育”的一个分支,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长久的一个观察了解,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并用一种恰当的方式进行引领。在合适的时间告诉孩子,他们具有哪一方面的潜能,告诉他们如何在完成常规学习任务的时候,去有意识的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当孩子被认同,被关注的时候,他们就会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当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之后,教育就开始发生。
儿童的自我管控能力是极差的,简简单单的认同性的语言是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的,如何让学生永远都保持对自己目标的清晰认识,永远保持对那一份理想信念追逐,需要有活动的频繁的支撑,才能让梦想不断的生根发芽。如果一颗种子种下,不去浇水、除草、施肥,即使能长出一点点稚嫩的幼芽,也会被周围的丛生杂草吸干“养分”,最后就自然消亡。
这些生在大山、长在大山贫瘠土地上的孩子们,他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出生,也没有机会选择更好的教育环境,但是作为教师,如何引领孩子们对自己的生命做出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选择自己长大后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党中央对教师寄予“四个引路人”的希望: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以及学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工作目标,而不仅仅是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工作目标。教师培养出来的必须是全面而有个性化的人才,教师需要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一切。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越来越弱,而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的角色更加突出。教师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创新自己育人思维很重要,不能牢牢的“守住”自己的讲台,老师要学会不断的往后退,学生才会不断的向前,只有老师把嘴巴闭上,学生才有机会开口,教师如何学会闭嘴也是一门大学问。教师如何往后退和闭嘴?这需要以活动为载体,教学活动设计好了,学生才有机会施展“拳脚”,才知道往哪一个方向去行动。我制定的生涯规划课程,首先就是给学生“画饼充饥”,让每一个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通过对自己的定位之后,对每一个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拍照,以照片为鉴,表示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已定,让学生想“赖账”都难的感觉,最后让每一位同学分别说出为什么喜欢这一份职业,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对社会有哪些贡献等,这一切难道不在为“学献祖国”而教吗?
做一个有创新思维的老师也很重要。一个没有创新思维的老师,很难教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更谈不上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当老师在活动中不断的为学生培养目标感,学习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进行,教师的教也很轻松,学生的学在没有任何负担中进行,学生的目标感自然而然的发生。学生经常都会感叹:“这样上课太好玩了!”培养学生的目标感不是简简单单的说教,而是要在不断的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思课程设计中去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我在第二堂课设计的是让学生去观看每一种职业的生活模式和工作场景,让学生不断的去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职业,如果对自己此前定位的职业不够喜欢的,还可以另作选择,老师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支持,严禁挖苦讽刺,只要老师给足学生勇气和力量,每一个学生都终将长成他们自己喜欢的样子。
为了稳住每一个学生职业规划的“根基”,来一场创越时空的颁奖典礼,获奖者有国际品牌服装设计大奖,有最美女校长奖,有最美刑警奖等等,特别是有的同学的颁奖日期是2050年,掐指一算已经是满是胡茬的中老年人时,孩子们想象自己的样子,笑得前俯后仰。既培养了孩子的人生目标,又让每一个孩子穿越时空看见未来的自己,这就是教育的意义与乐趣。用“先成为后拥有”的力量去推动孩子们向上拔节。
有了前面的课程作为铺垫,就让每一个孩子拟定自己中长期目标。目标的制定,对于实施计划,以及实现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有目标和没有目标、有目标和把目标写下来是绝对不同的。目标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你努力的依据;二是对自己的鞭策。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孩子们才有学习的热情。学习有一股热情,这样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目标给孩子们一个看得着的射击靶,随着你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你就会有成就感。
为什么一定要让同学们给自己定一个中长期目标,因为大部分的孩子的人生目标就是长大了就去打工,因为打工的目标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实现,何必还要天天去背诵和计算呢?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是因为9 8%的人对心目中的世界没有一幅清晰的图画,没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师也没有为孩子们开启一扇向往美好生活幸福的大门。当把大目标确立了之后,就要开始制定每一天的小目标,如果小目标不具体,大目标就是一句空话,无法衡量是否实现了,那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一天的小目标就与学校的行为银行紧密结合,每一天的目标是否实现了,有小组同学的监督与督促,一个活动是否高质量的生根落地,缺乏有效的监督又是一场“纸上谈兵”。在别人的监督中去实施,在监督中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一个人的好习惯一旦养成,会伴随自己的一生。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即将进入“生命年轮”制作阶段,无论哪一种上课模式,永远都是围绕学生的目标感去培养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心中种下的梦想种子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生成长的路上,需要老师不断的去扶持、浇灌,当学生的生命丰盈的同时,老师的生命也在不断的丰盈,老师就能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